肌酐200多意味着什么

来源:编辑

体检检查出来肌酐200多,问题严重吗?如果严格控制饮食,积极治疗有可能恢 ...
答:血肌酐已经达到200μmol/L以上,说明患者已经有肾功能衰竭,虽然这种肾功能衰竭并不是特别严重,但需要积极治疗以逆转或者延缓肾衰竭的发展速度。要评估患者是急性肾衰还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急性肾衰病因是患者有腹泻,长期不能进食造成身体脱水,进行补水补液以后急性肾衰有希望恢复。但是大多数肌酐200μmol...

肌酐200多严重,还能活多久?
答:血肌酐200umol/L,严不严重,首先要判断患者为急性肾功能不全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血肌酐升高。如果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血肌酐升高,首先要明确病因,评估尿量及其他状况。如果伴有尿量少、心衰、水肿等表现,考虑目前病情比较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如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血肌酐为200umol/L,...

肌酐200左右高总是不降什么..
答:从你说的病情来分析,你血肌酐总是在200左右,不下降的原因是你的肾功能没有恢复,只要肾功能恢复了,血肌酐不治它也就下降了,现在西医认为血肌酐下降了肾功能就好转了,哪只是一方面因素,而不是全部的.肾脏的代谢功能特别强,一般情况下肾脏大部分功能处于“休息”状态下,只有一小部分在工作,如果血肌酐尿...

肌酐什么指标
答:病情分析:肌酐包括血清肌酐(Cr)和尿肌酐,血清肌酐(Cr)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的损害。意见建议:肌酐是肾功能化验中最重要的指标,肌酐高就是肾功能受损,肌酐超过700就是尿毒症。肌酐200以内有逆转的可能,一般超过200,比较难逆转的- ...

肌酐200多严重,还能活多久?
答:肌酐高,说明肾脏已经不能把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及时排出去了。这种情况通常是肾病晚期的表现,因为人的肾脏功能是有富余的,人切掉一个肾,只要另一个肾正常,就能正常生活。你哥哥现在肾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正常需要,说明他两个肾的功能已经衰减到不足一个肾的功能了,医学上称为失代偿了,进入了尿毒症...

肌酐高到200左右,肾友只知降肌酐是不够的,做好4点,预后并不差_百度知...
答: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肾病通常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它还会反过来促使血肌酐继续升高与促进病情加速进展。比如血栓或栓塞性疾病、高钾血症、感染性疾病、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肾性贫血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都不能忽视了,都应该积极治疗。出现血栓与栓塞性...

你好,我姥姥肾功能不全肌酐指数是200,吃金水宝胶囊好还是吃海昆肾喜胶 ...
答:您好,您姥姥现在处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这俩种药都是保肾的药物,都是可以吃的。但是是药三分毒,吃药多了肯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还是建议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

肌酐200多需要做透析吗
答:回答:病情分析:您好,是否需要做透析要综合很多情况多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血清肌酐≥354umol/L(4mg/dl),或尿量<0.3ml/(kg·h)持 续24小时以上,2.血清钾≥6.5mmol/L,3.体液过多,4.出现败血症休克、多脏器衰竭患者可早期就透析。如果肌酐是200多,没有上述所述情况,可以暂时不用透析。 意见建议:建...

肌酐超过200,肾脏还能坚持几年呢?
答:443<血肌酐≤707μmol/L,肾衰竭期,过滤排毒作用开始下降;血肌酐≥708μmol/L,尿毒症期,此时肾小球滤过率不足15ml/min。肌酐维持在200左右,目前处于肾病3a期,也就是肾功能不全早期,细胞刚刚出现纤维化,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大概在50-59ml/min之间。按照每年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下降1ml...

肌酐升高了,怎么才能降肌酐?
答:肾病的真相# 血肌酐升高了,怎么才能降肌酐?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心悦君兮:李大夫好,请问您肌酐200多,吃什么药能降下来,谢谢了!一、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下降 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主要指标,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下降。肌酐大部分来自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少部分来自于食物,绝大部分通过肾脏...

热门评论:

(13770669591) 肌酐 增高
储享律____ 肌酐是测定肾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像尿酸高可能是你高嘌呤食物吃多,一般来讲,肌酐高表示你的肾功能已经至少50%受损,尽快就医,以减缓肾病的进展!

(13770669591) 阿魏酸哌嗪片一次吃几颗 - 骨科 - 复禾健康
储享律____ 如果是急性肾损伤导致的肌酐200左右,通过治疗原发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慢性肾损伤导致的肌酐200多,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正常人肾脏代偿能力非常强,即使只有一半的肾脏功能存在,肌酐也会保持正常,如果慢性肾损伤导致的肌酐升高,就表明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肾脏完全损坏),大约处于慢性肾脏病3到4期(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5期相当于以前所说的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