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观后感500字 观看《动物世界》或《人与自然》关于生物繁殖的观后感500字左...

来源:编辑vide
人与自然观后感
从古至今,环境和人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好的环境能给我们愉悦的心情。而恶劣的环境却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也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没错,环境永远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
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而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据估算,现代农业获得的农产品可供养五十亿人口,而原始土地上光合作用产生的绿色植物及其供养的动物,只能供给一千万人的食物。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随着出现在人类面前。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日益恶化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
近200年来,人类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工业化设施也迅速崛起。各种各样的能源都被人们近乎完全的利用。我们在享受一样样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时,有没有想过,科技的发展对环境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现代科技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最大影响可以说就是全球变暖了。有人曾经统计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摄氏度而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上面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据恰恰反映了科技发展的不恰当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
环境的日益恶劣当然不只全球变暖这么一件。沙尘暴也是人类不爱护环境的产物。沙尘暴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烈的沙尘暴的风力可达12级以上,沙尘暴产生的强风能摧毁建筑物、树木等,造成人员伤亡,刮走农田表层沃土,使农作物根系外露,通常以风沙流的形式淹没农田、渠道、房屋、道路、草场等,使北方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弱化;恶劣的能见度可造成机场关闭及引发各种交通事故。2001年4月上旬宁夏、内蒙古出现强沙尘暴,有2.5万头(只)牲畜丢失或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 2002年4月5-9日,内蒙古、河北及辽宁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致使内蒙古9人死亡,1.5万头(只)牲畜丢失或死亡。2004年3月26—28日,沙尘暴造成锡林郭勒盟 5000多只牲畜走失或死亡,苏尼特左旗22人走失;造成全国1200多架次航班延误。
比沙尘暴还要恐怖的污染比比皆是。白色污染就是其中一样。白色污染指的是废弃塑料及其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塑料不易降解,影响环境的美观,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的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如: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
当然,科技发展也不是一无是处。科学力量就像一把双刃剑,一不留神便会伤及自己。我们要合理使用各种各样的资源,不让资源枯竭的惨状提早降临。环境永远是一切的本钱,环境恶化直接影响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人类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旦环境恶化我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这唯一的家园,请保护好这珍贵的美好的环境!

《人与自然》观后感500字~

  今天看了《人与自然》,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然地啃食着青草。狮子进入了捕捉范围,跃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长结实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着,每当狮子要追上它时便拐个弯,便可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在不断缩小。突然地,野牛刹住脚,猛转过身,锋利的犄角转向狮子。狮子也停下了脚步,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可野牛的犄角始终对着它。狮子和野牛对峙着,僵持着。突然,野牛向前迈进了一步,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着躺在地上的狮子…… 这是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节目中的一组镜头。接下来,电视画面就被野牛硕大的躯体遮挡住了,足足有三秒钟,一动不动。这短短的三秒钟却分开了胜败,隔开了生死。 三秒钟后,威猛进攻的野牛硕壮的身体慢慢倒了下去,没有丝毫挣扎。狮子的血口利齿已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无需感叹。但我总觉得:狮子不仅胜在利齿,还有狡黠;野牛不仅败在没有利齿,还有被蒙骗后的盲目自大。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2007年11月某天
陕西省传出野生华南虎被陕西一农民发现并且拍下其“真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11月23日
“探险者”号邮轮在生态脆弱的南极沉没,游客都死里逃生,但是船内所载的几万加仑的重油泄漏,导致这一带海域出现生态灾难,无数珍惜物种死亡乃至灭绝。
一幕幕,关于野生动物的生态事件在我们身边发生。
曾经,人类与野生动物在地球母亲的怀抱和睦相处。现在,人类主宰地球,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是从前的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了整整1000万倍!几乎每1小时都有一种动物灭绝,啊?!你没有幻听!是1小时!
当人们为着华南虎的发现而欢呼雀跃时,这个世界老虎的故乡——中国,野生虎数量已不足200只,全世界的野生虎数量已不足1万只,而且众多都聚集在发展迅速,开发过盛的印度、印尼、泰国这几个国家。在森林中你很少可以听到曾经威风的虎啸了。
让我们来看看野生动物所面临的处境吧!
在海洋
驶过一艘又一艘轮船,同时也对海洋生物带来威胁。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大规模的原油泄露,无数海鸟,无数鱼类,都在泄露中死亡。当人们还在计算着损失了多少石油,多少美金时,有几个人想过大海损失了什么?多年后,当物种丰富的大海变成四处漂浮着石油和鱼尸的死海时?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眼旁的几滴泪水吗?
在森林
一棵棵大树轰然倒下。森林是地球之肺,空气能够在这里得到净化。森林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有许多奇异的动物。据说每砍倒一棵树就有几十种动物死亡。一棵树木虽少,但日积月累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多年后,当野生动物的乐园只留在发黄的照片里和电脑的硬盘中,我们能做的只是尴尬一笑吗?
在生活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生物入侵威胁着野生动物。仅说生物入侵吧: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入侵我国的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都给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来看看俗称“水葫芦”的凤尾莲。我国昆明滇池,就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称患上了“生态癌症”。滇池的多种特有动物快速灭绝,水面上时常漂浮着鱼尸。多年后,当滇池的美丽风光和特有动物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一页和老人嘴里的故事时,我们能做的只是惭愧的低头吗?
曾经有数亿只之巨的北美旅鸽,因为环境变化和人类扑杀而灭绝。
在长江生活了整整2500万年的白暨豚,因为长江环境破坏,濒临灭绝。
万物相似而生,众生相依而存。
老虎那一声声怒吼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大自然的怒吼却一步步向我们袭来。
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乐极生悲,大自然的报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想象的。
如果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你会怎么想?我们还能做什么?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你还在等待吗?”

13553546692:《人与自然》观后感作文10篇
卞姜败答:《人与自然》观后感作文一 《人与自然》那里的动物很可爱,到处都体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人与自然》讲述了狮子里面有个三兄弟,它们把老狮子打跑占据了老狮子居住的地方。而母狮子们生了孩子,每只母狮子生三只孩子,母狮子把食物给小狮子们,小狮子们就冲了过去。母狮子只好带着孩子回到了三兄弟以前居住的土...

13553546692:人与自然观后感
卞姜败答:人与自然观后感1 我观看了《人与自然》,感觉人真的不能离开科学!因为,我们离开了科学,就不能了解到天上的自然科学,就不知道一些动物的捕捉能力和速度。 这期《人与自然》是巨蟒和花豹的决斗。一只巨蟒大约8~15米长,最大的体重在50~60千克,是没有毒的。巨蟒捉到了猎物,用长长的身子紧紧得裹着猎物,猎物每呼...

13553546692:人与自然观后感
卞姜败答:人与自然观后感1 我非常喜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人与自然》节目,因为我可以从中认识很多动物,并了解它们的习性。 有一次,《人与自然》播放了一期叫做“谁是生存王”的主题节目。讲的是蛇、豹子与蝎子三种动物。 首先,讲的是蛇。它在捕食一只兔子。它先咬了兔子一口,然后把兔子放走,等了一小会儿,兔子就死...

13553546692:...CCTV-10大家(300字) 栏目的观后感和一篇CCTV-1人与自然(500字...
卞姜败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

13553546692:人与自然观后感
卞姜败答: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人与自然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与自然观后感1 我喜欢小动物,平时看电视时也很喜欢观看一些关于动物的节目,《人与自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一。有一次在收看一期介绍象群生活的节目时,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触目惊心”。 在自然保护区时,工作人员用红外线望远镜发现一只小象每走一步...

13553546692:《人与自然》1000字观后感作文
卞姜败答:《人与自然》观后感一 进入中伏,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使人不禁想到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危机——全球变暖,以及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 大清早打开电视,习惯性地换到“CCTV9”。这是纪录频道,正在播出的是“隐形世界”:科学家们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海水中的水蚤等浮游生物,可别小看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它们在食物...

13553546692:《人与自然》观后感
卞姜败答:(一)《人与自然》观后感 我喜欢小动物,平时看电视时也很喜欢观看一些关于动物的节目,《人与自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一。有一次在收看一期介绍象群生活的节目时,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触目惊心”。在自然保护区时,工作人员用红外线望远镜发现一只小象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痛苦。他们仔细观察,发现...

13553546692:人与自然的观后感600字。快!!!
卞姜败答:我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因为大自然使我 的心 灵变得纯净。我因为爱听音乐 音乐 给了我快乐和勇气。可我更爱读 书,因为读书如饮芳香的酒,聆听动人的 歌,它可以陶冶我的情操。我已经和书一同走过了九年,在这九年的 学习生活中,书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我 爱读语文书,因为在语文 的世界里,...

13553546692:人与自然600字作文大全
卞姜败答:★ 《人与自然》600字观后感范文 ★ 人与自然的观后感范文5篇 ★ 人与自然800字5篇精选作文高中 ★ 人与自然高中作文500字 ★ 人与自然的作文800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为什么麦当劳一瓶冰露卖 7.5 元? 有哪些揭露讽刺韩国财阀的电影? 为什么中国赴...

13553546692:看《动物世界》或《人与自然》写一篇观后感
卞姜败答:《人与自然》观后感 这个寒假,我在家中与蜘蛛邂逅了,是一场让我难忘的碰面。在四四方方的电视机中,我看见蜘蛛妈妈产下了一大窝的小蜘蛛,小蜘蛛们还未苏醒,蜘蛛妈妈静静地守候着他们的醒来。不久,小蜘蛛们苏醒了,拖着稚嫩而又娇小的身躯,奋力地爬出那层层包裹的蜘蛛网。一只,两只,三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