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的症状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痛风石有哪些症状

来源:编辑vide
  痛风石的症状,与痛风石大小以及沉积部位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关节表现:患者出现关节骨质破坏,发生关节肿痛,甚至关节变形;
  2、皮肤表现:痛风石的常见部位包括耳廓、肘部、踝关节、大脚趾关节,表现为皮下单个或者多个白色隆起、大小不一、皮肤菲薄,菲薄皮肤破溃后流出白灰样分泌物,较少感染;
  3、肾脏表现:患者出现尿路结石,表现为血尿和肾区绞痛;
  4、心脏表现:患者心脏出现瓣膜赘生物,影响心脏传导系统;
  5、其他:如肝脏,也可以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痛风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无症状期 这一阶段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远较痛风为高。美国统计为13.2%。高尿酸血症的上限男性为417μmol·L-1,女性为357μmol·L-1。儿童期血尿酸盐的均值是214μmol·L-1,在青春期后男性开始增高,而女性尿酸增高主要在更年期后。无症状期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等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例,急性痛风的发作在持续高尿酸血症后20~40年,其10~40%患者在第一次痛风发作前有过一次或数次肾绞痛发作史,也可有肾功能损害如蛋白尿、血尿,显微镜下白细胞尿。但诊断痛风应有尿酸盐沉着和组织炎症反应,而非仅有高尿酸血症及/或肾结石。大部分病人终生停留于高尿酸血症,仅小部分发生临床痛风。如未作实验室检查,往往漏诊。 (二)急性期 以急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第一次发作在大足趾的跖趾关节者占60%。 (1)促发因素 85%患者能找到促发因素,如饮食如度、局部外伤、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受冷潮湿、过度激动、感染、外科手术及某些药物应用(如丙磺舒、利尿剂、皮质素、汞剂、酒石酸麦角胺)等。 (2)前驱症状 第一次发作较为突然,以后发作时70%患者有前驱症状。如局部不适感、下肢静脉曲张、头痛、失眠、易怒、疲劳、不能胜任工作、腹胀、嗳气、便秘或腹泻、肾绞痛发作等。 (3)急性关节炎 第一次发作多数起始于凌晨1~2点钟,94%在单个关节,累及下肢达95~98%。远端关节占90%,半数以上患者第一次累及大足趾的跖趾关节内侧面,极度过敏,盖上层被褥即可有疼痛感,往往夜间突然发作而痛醒。局部有红、肿、痛、热、静脉曲张,触之痛剧,向下肢放射,至白天可主诉好转,但局部体征反而加剧。第二天凌晨疼痛重新加剧,局部皮肤由红色转为紫蓝色,有凹陷性水肿。一般持续3~20天左右,症状渐渐减轻,局部体征好转,肿退,皮肤出现皱纹、脱屑。全身情况和局部体征发展平行。一般体温正常或低热,但也可高达39℃以上,伴有寒颤、全身不适、头痛易怒、心动过速、腹痛、肝脏肿大、明显多尿,尤其在急性期发作后。尿尿酸在发作前数天降低,发作末期明显增高,发作停止后进一步升高,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发作期血沉增高,一般为30~50mm·h-1,偶见50~100mm·h-1白细胞增高伴中性白细胞增多。 (4)病程 如及时给予秋水仙碱治疗。1~3天完全缓解,若任其自然发展,则病程延长,但大部分能完全恢复。有1/10病人可累及关节,留下不适感。 (三)间歇期 即两次发作之间的一段静止期。大多数病人一生中反复发作多次,某些患者发作一次后从未再发。多数患者发作间隔时间为六个月至一年。少数患者间隔时间可长达5~10年。据Gutman's报道,在第一年内复发的为62%。第1~2年复发者16%;第2~5年复发约11%,第5~10年复发为4%。7%病人随访10年或10年以上未见复发。在未用抗高尿酸药物治疗的病人,发作次数渐趋频繁。病程越是晚期,常累及多关节、病情重,持续时间长、缓解慢。在间歇期仅根据病史和高尿酸血症疹断比较困难,但抽取跖趾关节液体,如能找到尿酸盐结晶,有助于诊断。 (四)慢性期 慢性期的主要表现为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及痛风性肾炎。 (1)痛风石 由于尿酸沉积于结缔组织,逐渐形成痛风石。过程隐袭,小的仅能触及,大的肉眼可见。痛风石出现的时间在发病后3~42年。平均出现时间为10年。少于5年有痛风石者少见。10年后约1/2患者有痛风石。以后逐渐增多,20年后只有28%无痛风石。下肢功能障碍达24%。尿酸沉积于关节内和关节附近,与血尿酸浓度密切有关。出现的部位按频率依次为耳轮、手、足、肘、膝、眼睑、鼻唇沟。比较少见的部位尚有脊椎关节、心肌、二尖瓣、心脏传导束及咽部等。初期形成的结石较软,表皮红色,内含乳白色液体。其中有尿酸钠结晶。数周内,急性症状消失,形成肾硬痛风石,并逐渐增大,使关节受到破坏,关节强直,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痛风石可以溃烂,形成瘘管,化脓较罕见。 (2)慢性关节病变 经过10~20年演变,累及上下肢诸多关节。由于痛风石的不断增大增多,软骨及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尿酸盐沉着,纤维增殖,骨质破坏,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可出现假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样关节,使功能完全丧失。 (3)肾脏病 痛风的肾脏病变可分为尿酸盐性肾脏病和尿酸性肾脏病。它们的发生与长期高尿酸血症有关。 ①尿酸盐性肾脏病变:慢性肾脏病变是痛风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占痛风患者的20~40%。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一是以肾小球病变为主,即所谓痛风性肾炎。这些患者的间质损害相对较轻,平均发病年龄55岁。在急性痛风发作后15~25年多见,也可见于痛风发作前。早期的表现为间歇性微量蛋白尿。浓缩功能减退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1/3患者伴高血压,最后导致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第一次就诊有时难以决定痛风与肾炎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以前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史能提示痛风属原发性。慢性肾炎罕见能引起痛风,但可加重原已存在的痛风。其机理与传统的观点有别。最近认为一是由于尿酸盐的沉积损害了亨利攀上皮及其周围的间质组织,同时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玻璃样变性及较大血管中层内层的增生。从间质得到的晶体,经X光衍射分析,证实为尿酸盐(而非尿酸)结晶。痛风者高尿酸对肾脏的损害已得到公认,但并非肾脏损害的唯一因素(甚至并非主要因素)。痛风病人中常见的共同存在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铅中毒、缺血性心脏病,原已存在的隐性肾脏病变)可能在痛风性肾炎中比尿酸更起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年痛风患者;二是由于间质性肾脏病变。这一类肾小球损害相对较轻,可有反复尿感,白细胞尿,病程相对长,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此可能与尿酸盐阻塞肾小管有关。 ②尿酸性肾脏病:也可分为争性尿酸性肾肘病和尿路结石。前者由于严重高尿酸血症。一次大量的尿酸沉积于集合管和输尿管,引起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这类病可见于痛风患者中嘌呤代谢明显增加者,剧烈运动和癫痫大发作后。但更多见于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病人的核酸代谢加速,尤其同时进行化疗(细胞毒性药物)和放射治疗,加速了细胞破坏, 黾由龅哪蛩岣汉桑 鼓蛩崤判乖黾?~5倍。在化疗过程中,病人因厌食、恶心、呕吐以致脱水,因而造成高浓缩低容量尿。同时因为有酸中毒,使尿酸沉着于集合管,而阻塞了管腔。该病的发生与尿尿酸(而非尿酸盐)排量相关。最后导致近端肾单位扩张,小管上皮变性。动物实验证实了上述观点。临床表现和诊断:高尿酸血症患者,平均血尿酸盐为1190μmol·L-1(714~2140μmol·L-1)、最高记录〉4760μmol·L-1。有少尿或无尿及氮质血症。如有尿,则在尿中可见结石或大量尿酸结晶,尿中尿酸/肌酸大于1。而其它原因肾衰则小于1。后者结石在痛风病人中比较常见。在一般人群中尿酸盐结石的发生率为0.01%,而在痛风病人中尿酸盐结石为10~25%。较健康人群大1000倍。在痛风病人,每年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为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则为0.2%。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与血尿酸浓度及尿尿酸排泄相关。当血尿酸〉
求采纳

痛风石,是由于人体内血尿酸过度升高,血液里溶解不下了,进而在关节及皮肤结缔组织中析出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尿酸盐结晶,数量一个到多个不等。在未经治疗的病友中,痛风首次发作后 20 年会有 70% 的患者出现痛风石。
痛风石的本质是尿酸盐结晶,质地非常坚硬,不像关节炎那样会痛,也不会发炎。尿酸盐会沉积在关节周围或软骨、皮下组织等处,形成凸起来的块状物。
痛风结节变大后,皮肤会变薄,可以看见里面有白色的物质,破皮之后有时会看到像豆腐渣的物质。
痛风石容易长在血流量较少、体温较低的部位。大小从红豆到核桃大小不等,有些甚至会像苹果一样大。
痛风石常出现在耳廓、手肘、手背、脚背、指关节、脚跟、脚拇趾根部、膝盖,尤其以双侧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很少累及身体上的大关节,如脊柱关节(颈、胸、腰、骶)及骨盆等,不累及肝、脾、肺及中枢神经系统。
要想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长了痛风石,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做个检查。
即便真的换上了痛风,也不要影响情绪,多用饮食干预的方法进行调理。多吃可以碱化尿液的食品,比如无糖天然苏打水可以碱化尿液,再比如柠檬、橙子里面含有枸橼酸(别名柠檬酸),坚持服用可以碱化尿液,有利于痛风和尿酸高人群。
市面上有一些含有这类成分的饮品,也非常不错。清清尔酸柠檬风味固体饮料就是选择柠檬酸、柠檬酸钾、赤藓糖醇、福橙原粉、安赛蜜、甜菊糖苷作为原料。口感好,食品级原料长期饮用才更高枕无忧。

得了痛风石有什么症状~

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
你身上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就说明痛风已经在慢慢接近你。痛风属于进行性、加重性疾病,每发作一次,都会比上一次更严重。可使用雨林控股旗下的阿里树萃取片改善痛风。

痛风的症状有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睡梦中疼醒大多是脚趾关节红肿热并有剧烈疼痛。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有哪些呢?
益贤斌答:2、急性关节炎期 经常在半夜患者因脚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处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被痛醒。并且患者会发现,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了明显的障碍。测量体温时会发现比平时温度有升高。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畸形,就像石头一样,不对称,大小也不...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是?
益贤斌答:第一期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在此时期的病人血清中的尿酸浓度会增高,但并未出现临床上的关节炎症状,痛风石,或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有些男性病人会在青春期即发生此种情形,且可能与家族史,女性病人则较常在停经期才出现。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情形可能终其一生都会存在,但也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痛风关节炎...

15565236225:患痛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益贤斌答:患痛风病后主要特征是大拇趾的跖趾关节受累(足痛风80%);少数为指、手关节及其它关节。剧痛关节的皮肤柔软、肿胀、发红、发热,全身症状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头痛、呕吐等,约半数病例在关节附近软组织中出现痛风石(痛风结节)。痛风石最常见于耳壳和指(趾)关节,并继续增大,可向皮肤穿破,...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益贤斌答:第二、在间歇发作期,痛风没有明显的后遗症状,多数患者可以反复发作,而受累关节越来越多。另外进入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以在关节滑膜、软骨及周围软组织产生痛风石,也可以出现泌尿系统的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等。此外如果影响到肾脏可引起尿酸盐肾病,也可以引起肾功能不全。因此当得了痛风...

15565236225:痛风石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益贤斌答:痛风结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临床症状, 主要是因为单钠尿酸盐的不断堆积, 造成漫性类肉芽肿性炎样反映不断发生于骨关节病周边组织或皮下组织等部位, 通常在风湿病初次发病后3~8年产生。风湿病中后期风湿病,因为急性痛风的发作的不断,骨关节会有不 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问题损害,假如在这个时期没能...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具体有哪些
益贤斌答:您好,急性关节炎期:患者常常会在半夜,因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处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而被痛醒。并且患者会发现,这些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了明显的障碍。测量体温时会发现温度有升高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畸形,就像石头一样,不对称,大小也不...

15565236225:痛风会有什么症状
益贤斌答:痛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和痛风石形成等。痛风是由于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占绝大多数。症状 痛风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常有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可分为四个阶段,介绍如下:无症状期 仅有血尿酸波动性或持续性增高。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是?
益贤斌答:引起畸形的严重慢性痛风也会不断恶化,尿酸盐结晶不断在关节和肌腱周围沉积造成损害以至关节活动逐步受限。在关节周围的皮下常会形成坚硬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痛风石也可发生在肾脏和其他器官,如外耳的皮下和肘关节附近。如果不治疗,在手和足部的痛风石会破裂并释放出像石灰样的结晶块。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是什么
益贤斌答:痛风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尽管最常见的是急性炎症性关节炎。在痛风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血尿,白细胞尿,蛋白尿等症状。临床表现有关节红色,触痛,灼热,肿胀等。痛风常发生在大脚趾底部的跖骨,脚跟,膝盖,手腕和手指,关节疼痛通常在夜间开始。可同时伴有机体劳累和高热。如果痛风严重,还会出现痛风石,肾...

15565236225:痛风的症状是什么
益贤斌答:痛风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尽管最常见的是急性炎症性关节炎。在痛风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血尿,白细胞尿,蛋白尿等症状。临床表现有关节红色,触痛,灼热,肿胀等。痛风常发生在大脚趾底部的跖骨,脚跟,膝盖,手腕和手指,关节疼痛通常在夜间开始。可同时伴有机体劳累和高热。如果痛风严重,还会出现痛风石,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