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革命后为什么日本英国等国家还保留皇室 英国,日本这些国家为什么能保留皇室,

来源:编辑vide
这个说来可复杂啦
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需要法理上的依据,也就是法统。
在古代,共和认同与民族认同还没形成,那么国家建立的合法性就来自于君权神授。
君主即代表这个国家的法理依据,并且这个法理的起点具有宗教意义的神圣性(比如,英语英王即是国家元首也是圣公会的教宗,日本天皇不仅是日本国的象征同时被视为神之裔)。这种出自宗教信仰的法统基础在今天没有信仰的人看来几乎是可笑的,但在具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国家(如 英国、日本、西班牙…)其法理意义远大于神话意义。
君主代表着国家法理的起点,那么他对于国家的象征性拥有权就具有神圣合法性。以此类推,君主对国家税收的领有权即代表股东对投资的红利权。再以此类推,君主对贵族分封的领地权就代表私有不动产的合法产权。继续推延,私有不动产权既然由君主向下分封开始就意味着这些产权具有神圣性,那么同理构建在法理意义上非不动产的私有产权也具备神圣不可侵犯性。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法理基础,它的神圣性从哪里来呢?就是来自君主光环上的神授权。
所以,很多由封建王朝过渡来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保留君主,原因在于他们社会的法理基本盘的起点就来自君王,一但君王体制被打破,人们失去对君王的神圣视角,其国家的法统就会崩溃。那么对于有产阶级而言无异于丧失财产的合法权利,有产的阶层如果没有了其社会体系就会坍塌,国家就会消亡,人民就会遭受动荡与战乱。

所以,英国日本等国的上层有产者精英们不同于革命者文盲,他们有文化与眼界,他们能够看到破坏法统会对国家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由他们主导的改革只力求在权利的行驶规则上作修改以适应新时代,而绝不打破国家法统本身,君主作为国家法理基础的象征必须保留。

纵观当今各君主立宪国,绝大多数是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他们避免了革命和战争带来的大灾难和流血。有的甚至是在革命和混乱之后通过二次君主立宪实现了迟到的和平(如柬埔寨)。而那些短视,热衷用革命搬到一切的国家反而迎来的是持续的混乱与战争。有的打着激情口号建国最多不过几十年就被骂作骗局草草收场。有的即使到今天还没有度过磨合期,今天还得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至今不明白自己百年灾难根源是什么?还幼稚的以为打破一切规矩就能解放一切。

后为什么日本英国等国家还保留皇室~

君主立宪制,国家统一的象征,没有实权

英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于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得干涉法律。通过议会立法,用法律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这是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
一。而英国之所以没有废黜国王,国王也没有解散议会,部分原因是由于克伦威尔颠覆朝政之后导致的几十年乱局,议会制的兴起和倒台,君主制的结束与复辟所
致;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并无突出之处:权力方面,英国国王刚从克伦威尔的魔掌下走出来,羽翼未丰;信仰方面,英国人赶走了天主教的
詹姆斯二世,新国王仍然是清教徒。
所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基本上是在和平的过程中完成的:英国内战和光荣革命已经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掉了。

日本:君主立宪制建立于明治维新,这个过程与英国大相径庭。

首先,日本的政权,自明治维新700年前的镰仓幕府时期,就已经分裂为“公家”和“武家”两派。公家一派的领袖是日本天皇,由于其“君权神授”的名义,以
及将天皇家和神道教信仰的融合,保持了名分上的国家元首。而武家一派则是控制了行政、军队、司法等等权利,建立了以征夷大将军(幕府将军)为首的武家政
权。公家和武家政权的关系,类似于教皇和国王。
而在江户幕府末期,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冲突,很多自德川幕府开创期便与将军关系不和的大名(地方统治者),比如毛利家、岛津家、山内家,便开始准备武装政变。武装政变势必需要一定的“名分”,于是扶植公家一派的天皇,便成为了这些倒幕派的理由。
本着“大政奉还”(将政府大权还给天皇)的名义,各地方的倒幕大名纷纷起兵,并在外国势力(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了德川幕府。但在政变之后,天皇虽恢复了“日本国王”的名誉,但仍然是没有实权:权利牢牢把握在了首先发兵的几个倒幕派的手中。
所以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事实上仅仅是一个名誉回复的过程。而战争,仅仅发生在协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和“曹操”之间。

13815395405:维新变法失败后英国人和日本人为什么要帮助康梁逃跑?
欧丹莉答:因为康有为梁启超是保皇派的,他们认为中国必须有皇帝,走封建道路.不倡导新生事物.这样有利于麻痹中国人的思想,便于帝国主义统治,帝国主义希望中国人思想限于封建.

13815395405:近代英国能称霸世界三百余年,为什么最终还是会衰退?
欧丹莉答: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英国却没有加以利用,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英国的工厂里基本上都是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没有动力换新的装备。他们认为我的旧机器还可以用,为什么要用新的呢?换新的要花很多时间和金钱。但是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得不好,所以更容易采用第二次...

13815395405:为什么二战时期中国已是中华民国而日本还是天皇制?
欧丹莉答:日本国宪法》,将近代君主立宪的专制天皇制,改成象征天皇制,天皇成了日本国和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所以简要总结一下,二战前日本天皇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君主,是权力核心,军队高级将领都是天皇任命的,议会无权指挥军队。二战后的日本天皇是虚君共和的君主立宪制君主,没有任何实权。

13815395405:百日维新后光绪皇帝为什么受欧美日列强支持
欧丹莉答: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帝帝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太后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

13815395405:为何日本能延续两千年不被推翻,中国却改朝换代不断?
欧丹莉答:日本的分封建制,弱化了中央幕府将军的权威和实力。统治者之间的斗争,这也使得日本更加容易接受外部新鲜事物,最终促成日本的明治维新率先结束封建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近代化。当统治者内部没有矛盾,权力集中于天皇一身时,那么统治者与国民之间对立也就开始了,为了转移矛盾,对外扩张也就...

13815395405:为什么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世界强国都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
欧丹莉答:综合实力表面看,英国和法国差不多,但英国私下里有暗招,法国在明处,分析如下:英国法国我都去过,还参加国两国的学生交流,我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巴黎高师的政治学和国际贸易的学生交流过,请楼主注意了,不要被一些看法误导。首先,英国是美国最为亲密的盟友,这个世人皆知,有人把英国和日本来...

13815395405:日本、英国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内阁?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地位又如何...
欧丹莉答:你首先要注意,议会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在封建时期是没有的。日本和英国这样的国家在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像美国那样采用从下而上的暴力的革命,而是,进行了由上到下的和平的改革。因为是由上而下的所有必然保留了皇权。但是前面说了资本主义要有议会,这两者就共存了,内阁就是议会制...

13815395405:辛亥革命后为什么欧洲国家就不划分了
欧丹莉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根本无力东顾,美国陷在战后的萧条中不能自拔,在20年代,各欧洲国家开始逐步撤出在华的不平等权利,这也有中国主动收复的权利,但是日本由于也是一战战胜国,(中国也是)开始打算抢夺欧洲战败国的在华利益,取而代之,比如巴黎和会1919年...

13815395405:...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目的和实质是什么?急用
欧丹莉答: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迎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到30年代,特别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后(见远东战争策源地、集体安全政策),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

13815395405:为什么英国还有君主制
欧丹莉答:立宪君主制.或称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在实行此种制度的国家中,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执掌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