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军队编制是怎样的?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军队的编制

来源:编辑vide

“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下辖三第一一五师、第一二零师、第一二九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

扩展资料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但由于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各级部队中广泛传播,且八路军内部对此叫法已成习惯,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仍沿用八路军番号,人民群众亦习惯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在非正式场合,八路军这个称号一直沿用。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路军



“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下辖三第一一五师、第一二零师、第一二九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按照这个标准每个旅应该是7500人 团就是3350以此类推

抗战时,国军编制简介是什么?~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
  兵力: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共计十二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独立骑兵旅及其他直辖部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第六集团军杨爱源部、第七集团军傅作义部、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兼)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共计三十二个步兵师、五个骑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兵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五集团军陈仪部、第三十二集团军上官云相部,共计二十二个步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
  兵力:第九集团军张发奎(兼)部、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第十六集团军夏威部,共计八个步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兵力: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孙震部、第二十九集团军王瓒绪部、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部、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廖磊部,共计二十六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
  兵力:第十七集团军马鸿宾部、骑兵第七集团军门炳岳部,共计六个步兵师、四个骑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理)
  兵力: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第三十集团军王陵基部、第三十一集团军周礨部、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部,共计五十二个步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
  兵力:第十六军董钊部、第二十七军范汉杰部、第九十军李文部,共计玖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
  兵力:第五十七军缪徵流部、第八十九军韩德勤部、游击总司令沈鸿烈部,共计七个步兵师及其他部队
  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
  兵力: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第九十九军朱怀冰部、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部,共计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部队

  1945年4月国军战斗训序列表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第一方面军:司令长官卢汉,副司令长官关麟征
  下辖:第六十、五十二、九十三军
  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张发奎,副司令长官夏威、邓龙光
  下辖:第四十六、六十二、64军
  第三方面军:司令长官汤恩伯,副司令长官霍揆彰、张雪中
  下辖:第十三、二十、二十六、七十一、九十四军
  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王耀武,副司令长官夏楚中
  湘西:第十八、七十三、七十四、一零零军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代),副司令长官曾万钟、孙蔚如
  下辖:孙蔚如第四集团军、董钊第三十集团军、王仲廉第三十一集团军、李文第三十四集团军、俞济时第三十六集团军、丁德隆第八十四集团军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杨爱源、朱德
  下辖:杨爱源第六集团军、赵承绶第七集团军、孙楚第八集团军、王靖国第十三集团军、朱德第十八集团军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刘建绪、唐式遵、上官云相
  下辖:唐式遵第二十三集团军、李觉第二十五集团军、李默庵第三二集团军
  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副司令长官孙震、郭寄峤
  下辖:刘汝明第二集团军、孙震第二十二集团军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副司令长官:吴奇伟、郭忏、王东原、陈继承
  下辖:王敬玖第十集团军、周礨第二十六集团军、冯治安第三十三集团军及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吴奇伟部、湘鄂川黔边区清剿总指挥傅仲芳部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傅司令长官蒋光鼐
  下辖:余汉谋第一二集团军及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香翰屏部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副司令长官傅作义、马鸿逵
  下辖:赵寿山第三集团军、马鸿逵第十七集团军、李铁军第二十五集团军、马步芳第四十二集团军及傅作义所辖驻绥远、榆林地区的部队如晋绥陕边区朱绍良邓宝珊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第三十五军、暂三军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副司令长官王陵基、杨森
  下辖:孙渡第一集团军、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及第四、四十四、九十、九十九军等。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副司令长官:何柱国、牟中衍、李明扬、王懋功
  下辖:何柱国第十五集团军、李品仙第二十一集团军、陈大庆第十九集团军

.按照从小到大依次为:新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为兵,我军只有列兵和上等兵),伍长,军曹,曹长(以上为军士,分别相当于我军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士官生(此为军校实习学员肩章,不是军衔),特务曹长(相当毕业而未授衔的学员,也就是外军的准尉),少尉,中尉,大尉(以上为尉官.分别相当于我军的少尉,中尉,上尉),少佐,中佐,大佐(以上为佐官,分别相当我军的少校中校和上校),少将,中将,大将(以上为将官,分别相当于我军的少将,中将和上将),元帅(不是实际军衔,日军没有元帅这一级正式军衔,元帅是天皇授予资深而又战功卓著的大将的荣誉称号,正式称谓"陆军/海军大将某某元帅"。有点象"军事参议官",但是更稀有。).
2.
1.班:和我军班编制类似
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2.小队: 和我军排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排
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3.中队: 和我军连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连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4.大队: 和我军团的编制类似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 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5.联队: 和我军旅(副师)的编制类似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 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连部,21人的弹药排,3个33人的炮排(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排(4到 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排(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6.师团: 和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越25000-30000人左右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 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师团将其中一个大队替换成105mm炮。侦察联队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联队部,一个130人的骑兵中队(4个30人的排),两个160人的摩托化中队,1个100人的卡车运输中队(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中队)。这个侦察联队也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联队代替。工兵联队编制900-10人,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由配属的独立工兵联队负责。运输联队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车大队组成。卡车大队由2到3个中队组成,每中队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综合日军一个师团,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卡车方面日军最多有100-150辆卡车步兵师团所属骑兵联队:下属2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23支、重机枪2挺。
骑兵师团所属骑兵联队:下属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19支、轻机枪2挺,1个重机枪中队,下属2个小队,有重机枪4挺。 另附1945年日军骑兵第4旅团编制:旅团部,本部15人、卫兵中队80人、通讯班30人、机要人员20人,共计145人
军衔依次为:军司令官-大将或中将(大将很少);师团长-中将或少将(少将比较少);旅团长-少将;联队长-大佐
日军一个大队有10人左右
一般 大队长是中佐或大佐
旅团长是少将
中队长是中尉或大尉
跟其他国家的军衔级别基本一致(本来就是仿德国)
日本在我国境内的部队分关东军 和支那派遣军两大集团
如果觉得不满意还有另外一个网址可以看看:里面介绍了旅团的情况,
http://iask.sina.com.cn/b/3204843.html?from=related
3.日军师团长相当于我军集团军军长,旅团长相当于我军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