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中的细菌对于口腔来说有什么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会导致口臭吗?有没有什么积极的方面的影响? 引起口腔异味的原因有哪些?

来源:编辑vide
【1】口腔细菌不仅影响牙齿健康还会增加中风风险
在一项对入院治疗的急性中风病人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特定类型中风与口腔细菌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来自日本大阪和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了这项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发生脑内出血的病人中,有26%的病人唾液中存在一种特定类型的细菌——CNM阳性变形链球菌。在其他类型的中风病人中,只有6%的病人能够检测到该细菌的存在。
中风主要包括缺血性中风(因脑部血管受阻而导致)以及出血性中风(因脑部血管破裂而导致)。
研究人员还对MRI检测结果显示存在脑微出血的病人进行了分析,这些病人有可能会发展为痴呆同时存在脑内出血的可能,结果发现唾液中含有CNM阳性变形链球菌的病人相比于没有该细菌的病人存在更多数量的脑微出血。
【2】中美合作发现口腔细菌可增加食管癌风险
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做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细菌在61%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病人体内存在,该细菌本身与牙龈疾病的发生有关。与之相比,该细菌仅在12%的癌细胞周围组织内存在,而在正常的食管组织中检测不到该种细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上。
领导该项研究的华人科学家Huizhi Wang这样说道:“这项研究首次表明P. gingivalis感染可能是促进ESCC发生的一个新风险因素,该种细菌还可能成为这类癌症诊断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标记物。如果这些数据得到进一步证实,那将表明清除一种常见的口腔病原体就可能帮助减少ESCC的患病人数。”
据了解,食管癌主要有两种类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
【3】研究人员发现口腔细菌可引发肠癌
口腔中存在着成千上万的细菌,这也是病从口入的道理。然而根据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口腔中存在的一种suo?gan?ju梭杆菌甚至能引发肠癌。过去科学家只是知道这种细菌与肠癌有一定联系,但是这次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大肠腺瘤中有大量的梭杆菌。虽然大肠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也存在着转恶性的可能。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梭杆菌引起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所致。
而凯斯西储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梭杆菌表面存在的一种黏附因子FadA能够进入肠瘤中引发肿瘤增生。而当阻断该分子时,肿瘤的发展得到了一定控制。
这两项研究揭示了肠癌发生的新机制,为以后药物研发也提供了借鉴。
【4】Immunity:口腔细菌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
结肠癌患者拥有异常多的口腔常见细菌,但这些细菌在肿瘤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尚未明确。由Cell Press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口腔致病菌——具核梭杆菌能保护多种肿瘤细胞免于被免疫细胞杀死。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患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某些细菌先前已被证明对抗癌症,所以本文发现令人惊讶。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能保卫身体对抗各种健康威胁,包括病毒和寄生虫。这些细胞还可以杀死肿瘤,但肿瘤细胞已经进化到可以回避这个免疫应答。在1890年代初,一个叫威廉·科莱医生曾表示,某些细菌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的,他甚至用细菌提取物成功治疗癌症患者。但是细菌和肿瘤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且直到目前,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类型的细菌是在常见的癌症中产生相反的效果:保护显影肿瘤从免疫细胞攻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andelboim研究人员联手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学院共同研究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是否受到核梭杆菌的影响,核梭杆菌是一种口腔致病菌,与牙周疾病相关而且也被发现存在于人结肠肿瘤。
【5】AEM:口腔新型细菌能够预防龋齿形成
英文原文报道:These newly discovered bacteria can help prevent cavities, and scientists want to put them in a pill
保持口腔清洁并不仅仅是“用抗细菌牙刷刷牙,然后将有害的细菌清除出去,留下对我们口腔有益的细菌”而已。
不过,如果现在有一个更加温柔的方式,能够限制细菌的增殖水平,又会怎么样呢?美国科学家们鉴定出一类新型的口腔细菌,该细菌能够将有害的细菌种类限制在可控范围内。这一类细菌叫做"A12",本质是一种链球菌。未来有一天这种口腔清洁方式可以以口服的方式实现,就像吞服一粒小药片那样简单。
为了预防龋齿的形成,维护牙齿健康。整个口腔的PH值需要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如果口腔PH值偏酸,就会有很多有害细菌滋生,这对你的小白牙可没有什么好处。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有害细菌会在牙齿周围持续地产酸,并慢慢地溶解牙齿。简单的化学反应"。佛罗里达大学口腔生物学家Robert Burne说道:"因此,我们很好奇究竟哪一种细菌能够提高口腔的PH值"。
【6】IJSEM:口腔常见细菌可引起严重的心脏病和脑膜炎
近日,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者在口腔中发现了一种常见细菌,这种细菌如果进入血液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上,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这种细菌是如何致病的,并且可以评估这种细菌的致病风险。
研究者发现的这种细菌命名为Streptococcus tigurinus(S.tigurinus,链球菌属的某种细菌),S.tigurinus是从心内膜炎、脑膜炎、脊椎关节炎病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和链球菌属的其它细菌有很高的相似性,都可以在口腔中繁殖,常见的牙龈出血会给这种细菌进入血液进而造成严重的感染提供便利的途径。 领导此项研究的研究者Andrea Zbinden博士表示:“S.tigurinus的识别对于临床上治疗非常重要,精确地识别、研究该细菌对于追踪该细菌的分布、以及感染机制、途径都非常有必要,而且可以为我们临床上寻扎合适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提供一定的线索。
【7】口腔细菌将可用来诊断胰腺癌
来自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消息,研究发现胰腺癌病人的口腔微生物组成模式与健康对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发现将会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巨大的帮助。胰腺癌是致死率第四位的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于胰腺癌的准确早期诊断将大大提高病人的成活率,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尚未发展出一种有效的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技术方法。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组一共收集了131位病人的样本,其中女性63人,男性68人。这131人中,14人已经被确诊患有胰腺癌,13人患有胰腺疾病,22人患有其他类型的癌症,10人身体健康。结果显示患有胰腺癌的病人组中另种口腔微生物(Leptotrichia和Campylobacter)的组分显着高于其他组别。同时另外三种口腔微生物(Streptococcus,Treponema和Veillonella)的组分显着低于其他组别。
【8】PLoS Pathog:研究揭示牙龈卟啉单胞菌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诱发炎症
引发牙周疾病的病原体如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导致的慢性口腔感染不仅会引发牙龈局部炎症,导致牙齿脱落,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相关联。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刊登的研究现在揭示病原体如何逃避免疫系统,以此来不仅仅诱发口腔炎症。
像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一样,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有一个外表层,由糖和脂类组成。哺乳动物免疫系统已经发展到能辨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这一外表层,然后触发一个多管齐下的免疫反应。然而由于病原体及其宿主之间的“军备竞赛”,几种类型的革兰阴性菌包括P. gingivalis部分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衣”,来避免宿主免疫防御策略。
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Caroline Attardo Genco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牙科Richard Darveau和他的同事关注一个特定的脂质,其表达在P. gingivalis外表面,即所谓的脂质A,脂质A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因子TLR4相互作用。P. gingivalis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版本的脂质A,研究人员希望弄清楚这些脂质A是如何“修改”免疫反应,并有助于病原体的生存和导致口腔局部炎症以及系统性的血管炎症。
【9】Genome Res:口腔环境或改变其微生物群落结构
近日,一项来自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研究者对人类双胞胎长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其唾液中细菌的群落构成更多是由环境因素所影响的,而并不是遗传因素所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10月12日的国际杂志Genome Research上。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双胞胎唾液样品中的细菌DNA进行了测序,同时将测序过与微生物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家们就可以利用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来判断同卵双胞胎是否比异卵双生的双胞胎更具有相似性。
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唾液微生物组在双胞胎青春期早期,即12-17岁之间发生改变,这也就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发生改变。随后研究者发现许多对离开家在学校住宿的双胞胎,其口腔唾液中的微生物确实发生了改变。而且如果双胞胎长期彼此分离,那么她们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也会越来越不相似。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网络,为未来研究环境影响因子是否会影响口腔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条件。随着近几年研究者对于口腔微生物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腔的环境如酒精、去氧麻黄碱甚至我们所吃的食物是如何影响我们口腔中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的。
【10】Microbiology:新分子CTLP为治疗牙周病提供了新线索
密螺旋体属的口腔细菌通常聚集起来,和其它口腔细菌混合起来产生破坏性的牙菌斑,由细菌、唾液和食物残渣组成的牙菌斑成为牙龈出血和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如果严重,后期会发展成严重的牙周炎,甚至牙齿掉落,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中各种细菌的相互作用。
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密螺旋体属口腔细菌表面发现了一个CTLP分子,该分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口腔细菌群落,并且吸附至其它细菌表面,一旦CTLP与其它细菌表面的分子混合,就开始在口腔中肆虐,抑制血液凝固,造成组织坏死。
Howard Jenkinson教授领导这一研究,研究论文已于近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Microbiology上,他表示,牙周病和牙龈出血是常见病,这种病影响很多人,包括老人,怀孕妇女和糖尿病患者,发明新的控制方法去控制口腔细菌的感染需要深入了解感染涉及的微生物,他们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这些口腔微生物之间是如何合作从而造成牙菌斑的。

喝酸奶可以去除口臭吗?~

喝酸奶可以有效去除口臭。

每天喝90克酸奶,80%的人口臭会大有好转。这是因为酸奶的细菌抑制了口腔中腐烂菌的活动,使舌苔数量减少,臭味自然会减轻。

导致口臭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肠胃功能不好、口腔疾病或者呼吸道疾病等。如果排除这些病理因素,多喝酸奶对缓解口臭确实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解释,口臭不仅与胃肠消化功能有关,还与口腔清洁有关。口中的臭味一般是由栖居在舌头、牙齿和牙床上的微生物散发的。饭后不清洁口腔,尤其是睡觉后,唾液和空气在嘴里滞留会加速臭气细菌的繁殖。初步研究显示,酸奶中的活性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引发口臭的细菌。这就相当于酸奶中的“好”细菌会把容易滋生臭味的“坏”细菌排挤出去,让人们摆脱口臭的困扰。不过,中医提醒,预防口臭还需要坚持饭后清洁口腔,平时多喝水。

最新研究发现,口腔异味并不一定是因为大蒜、洋葱、咖啡或酒精引起的,罪魁祸首有可能是位于舌尖底部的几种特殊类型的细菌。来自波士顿福塞斯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口腔内有一些细菌可以防止口臭,也就是口腔异味的产生,而另一些细菌的作用则刚好相反。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布鲁斯·帕斯特说:“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口气和这些细菌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细菌能令口气清新,同时也有的细菌能引起口臭。”研究人员发现,在5名没有口臭的试验对象口腔中,都有同样的3种细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唾液链球菌。而在6名有口臭的人士中,只有一个人的口腔中有这种细菌,而且含量很低。研究人员共发现了6种能引起口臭的细菌,其中几种是口气清新的人口中所没有的。

18419351729:口腔中有什么细菌
伍凯中答:口腔内细菌多为厌氧菌,进食后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能使细菌滋生,经发酵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口腔的健康,使用普通牙膏后能清除大部份细菌和食物残渣;但由于口腔内有原虫类生物——齿龈内阿米巴原虫,其排泄物能给细菌提供养份,同时,原虫类生物还能消耗氧气,创造出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再次滋生。90...

18419351729:嘴里面的唾液分泌的很多,可以预防蛀牙,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呢...
伍凯中答:1.唾液能消解口腔中细菌所产的酸,防止蛀牙,保护牙齿。能保持口腔湿润。唾液还能帮助分解食物,帮助吞咽,其扮演着一个口腔清洁工的角色,它持续地清洁着口腔和牙齿。2.蛀牙,是由口腔中残留的糖分经过细菌分解后产生酸,慢慢腐蚀牙齿造成的。唾液具有清洁和保护作用,可以冲洗掉口中和牙齿间的食物残渣,...

18419351729:口腔菌有哪些危害
伍凯中答:口腔内的菌有: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这些是致龋的.健康牙周内主要有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有时也可检出革兰阴性菌.牙龈炎的菌斑中主要是革兰阳性杆菌,如放线菌.慢性龈炎时革兰阴性菌增加,如牙龈噗啉单胞菌,普氏菌.梭形杆菌,螺旋体等比例增加.还有白色念珠菌.

18419351729:口腔中有什么细菌
伍凯中答: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它会去清除侵犯他的病毒 ,它里面应该不会有病毒吧 人的口腔不停的分泌口水,温度37℃,湿度100%,再加上呼吸,讲话及食物残渣,给细菌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和氧气,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天堂"。口腔中的细菌大都是危害牙齿及身体健康的有害细菌。其种类大约有400多种。我们口腔中有...

18419351729:一天中什么时候口腔里的细菌最活跃
伍凯中答:一天中晚上的时候口腔里的细菌最活跃。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睡觉的时候抑制细菌,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活跃,因此一天中晚上的时候口腔里的细菌最活跃,此时是最理想的...

18419351729:口腔溃疡是口腔里有细菌吗?
伍凯中答: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

18419351729:口腔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伍凯中答:每天可分泌约1.5升的唾液,以润滑口腔、混合食团、便于吞咽。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对食物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还含有溶菌酶及免疫蛋白抗体,对细菌有溶解、破坏及抑制的作用。充分的咀嚼可通过神经反射而促进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口腔卫生。口腔内的细菌种类复杂,平时口腔不发生...

18419351729:口腔菌有哪些危害
伍凯中答: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霍华德•詹金森教授解释了口腔菌在不通过经常刷牙来约束的情况下为何会有害健康的原因。“口腔不卫生会导致牙龈出血,这样就给细菌进入血液创造了条件。他们在血液里会引起凝血,并导致心脏疾病。”他说。链球菌通常在口腔中生存,它们被封闭在生物膜中,与牙斑形成和牙龈疾病有关。

18419351729: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口腔溃疡的病因是什么?
伍凯中答:我们都知道口腔粘膜是人体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线,黏膜自身是可以分泌唾液的,唾液当中的溶解酶是可以对外界的细菌和病毒起到一个杀菌灭活保护口腔的作用。同时黏膜还有自我愈合自我恢复的功能,当形成病态损伤以后,黏膜的杀菌能力和愈合能力就会产生障碍,这个时候你吃进去的食物,水等不能正常的杀菌,那么细菌...

18419351729:口腔里面有什么什么菌
伍凯中答: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当牙菌斑量较少时,肉眼是很难观察到的,通常用菌斑指示剂可以很好地显示。3、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血环,通常寄居在人的口咽腔、呼吸道及肠道中,致病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