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鲜明的“文备众体”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的特征?

来源:编辑vide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像生活和自然本身一样丰富、复杂、自然”,使生活生动而有品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小说以贾、石、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家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婚恋悲剧为主线。

《红楼梦》中的大事件、大波澜描写得很好,故事在进行,人物在展现,充满了生活的乐趣,揭示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继承和发展了上一代优秀小说的传统。《红楼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散发出强烈的诗意和理想光辉”。《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的各种黑暗丑恶及其不可逾越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即将崩溃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感到它必将被摧毁。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反叛者的歌颂,表达了一种新的朦胧理想。《红楼梦》塑造了许多人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范,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大放异彩。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像《红楼梦》这样描述爱情的悲剧令人激动。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这样全面而深刻地揭示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对封建社会进行最深刻而有力的批判。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过去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它改变了以往《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它创造了宏大、完整、自然的艺术结构,使许多人物在同一时空内移动,使情节进展整体化,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这部著作中出现了诗的体裁,林黛玉在这部书的最后写了《葬花吟》,这是古体诗中的杂言诗,贾宝玉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创作五言律诗。

这本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后期黑暗和罪恶,是古代小说发展到一定的必然产物,红楼梦称得上是我国第1部真正文备众体的小说,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后代文学的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红楼梦中出现的官家小姐作诗篇,词曲,辞赋,歌谣等,人物的性格特征,贾家被抄,而贾家一夜就从繁华到无人问津,这些都体现了文被众体。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红楼梦》的传统性和独创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传统性→章回小说,半文言(接近白话),诗书歌赋。
独创性→小说构思,草蛇灰线,嬉笑怒骂。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
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扩展资料: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文备众体”,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兼备”的艺术特色。
(一)“文备众体”,因其可以”博采百家之长,兼综众体之优“,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者所推崇。宋人真德秀《文章正宗》将文体分为辞令、议论、叙事、诗赋,明人彭时称“天下之文,诚无出此四者,可谓备且精矣”。文备众体”,可以使小说文体博采百家之长,兼综众体之优,其文字内容既逻辑地说,又诗意地说和叙事地说,从而形成诗性与逻辑性、片断性与整体性以及抒情性与叙事性相生相济的言说方式。《红楼梦》称得上是我国一部真正“文备众体”的小说,书中的诗词曲赋,共计两百多篇,其数量亦为中国章回小说之冠。而”备且精矣”,其借诗词曲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更是曹雪芹的大手笔。
(二)“文备众体”,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文学不同样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是必然的。这类小说博百家之长,从而形成了“史才”“诗笔”“议论”的统一,真正做到文备众体,并且能够自觉做到反映社会生活,展示社会矛盾,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后代文学的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备众体,也把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三)“文备众体”,把文学性的“诗笔”、“史才”与理论性的“议论”融为一体,使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了“文体兼备”的艺术特色。以《唐传奇》为例,《唐传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小说文体,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明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论唐传奇说到:“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在中国古代文论的三大言说方式中,“议论”以逻辑性、思辨性见长,而“史才”,“诗笔”与诗性、文学性相关。大体上说,“诗笔”偏于抒情而“史才”偏于叙事。唐传奇把文学性的“诗笔”、“史才”与理论性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为诗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形成了“文体兼备”的艺术特色。

18947023319: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小说中「文备众体」的特征?
苗泊昌答:文备众体”,可以使小说文体博采百家之长,兼综众体之优,其文字内容既逻辑地说,又诗意地说和叙事地说,从而形成诗性与逻辑性、片断性与整体性以及抒情性与叙事性相生相济的言说方式。《红楼梦》称得上是我国一部真正“文备众体”的小说,书中的诗词曲赋,共计两百多篇,其数量亦为中国章回小说...

18947023319:红楼梦用词特点
苗泊昌答:1、口语式,“口语式”语言其实是“写实性”创作方法的基本表现。除了人物对话,叙述语言中也有“口语式”语言出现,但相对来说数量就要少得多了;2、“文体白话”式,所谓“文体白话”就是略带文言的语言。这样的语体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语言中都常出现,几乎是《红楼梦》叙述语言的基本体式;3、文言体,...

18947023319:《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这部著作的文笔有什么特点?
苗泊昌答:二、文笔有什么特点红楼梦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奇特而且还非常新奇,开篇就能够把人引入到一个非常神奇的幻境。用一块石头给人造成了一种非常神秘的氛围,而且还用了一种非常隐晦的手法和文笔,寓言了书中的人物结局。而且红楼梦最大的文笔特点就是以情见长,以情感人。红楼梦文笔最大的成功,就...

18947023319:《红楼梦》语言有何特点?
苗泊昌答:其特点就是:不和人物、故事油水分离。《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2)《红楼梦》对典故的娴熟运用,也使语言大增典雅之色。如第37回“偶结海棠社”时,黛玉倡导:既是诗翁了,就得“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等到探春要以“蕉下客”的别号自称时,...

18947023319:《红楼梦》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苗泊昌答:(1)含蓄的语言确切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塑造了人物的鲜明形象。 《红楼梦》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范例。它很少用大段的说明文字或者多余的形容词之类,而是用极其含蓄的文字,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其性格特征或心理状态。如第一回写寄居在士隐家隔壁葫芦庙内的贾雨村翻弄书籍解闷时,“忽听得...

18947023319:《红楼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苗泊昌答:(1)含蓄的语言确切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塑造了人物的鲜明形象。 《红楼梦》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范例。它很少用大段的说明文字或者多余的形容词之类,而是用极其含蓄的文字,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其性格特征或心理状态。如第一回写寄居在士隐家隔壁葫芦庙内的贾雨村翻弄书籍解闷时,“忽听得...

18947023319:《红楼梦》中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苗泊昌答:(1)含蓄的语言确切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塑造了人物的鲜明形象。 《红楼梦》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范例。它很少用大段的说明文字或者多余的形容词之类,而是用极其含蓄的文字,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其性格特征或心理状态。如第一回写寄居在士隐家隔壁葫芦庙内的贾雨村翻弄书籍解闷时,“忽听得...

18947023319:《红楼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苗泊昌答:(1)质朴自然。 这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基本风格。如柳湘莲对贾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全石头狮子干净,兴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第六十六回)。”(2)富有哲理。 哲理性的语言,具有形象、隽永、隐喻、明喻等物点,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这种语言,往往是以一句浅显的成语形式说明抽象...

18947023319:跪求红楼梦前十回写作特点
苗泊昌答:一、《红楼梦》的主题特征:《红楼梦》骄人的成就和巨大的艺术价值还在于作品本身。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

18947023319:文备众体是什么意思?
苗泊昌答:《红楼梦》称得上是我国唯一一部真正“文备众体”的小说,书中的诗词曲赋,共计两百多篇,其数量亦为中国章回小说之冠。借诗词曲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是曹雪芹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