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棉被真的能挡住子弹吗? 现实中真的有人能空手接子弹吗

来源:编辑vide

抗日战争一直是被受我国影视剧青睐的题材,虽然有很多关于抗日战争的优秀影视作品,例如《亮剑》之类,但是近些年更多的却都是遭受观众吐槽的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是因为剧中有很多超现实的情节,比如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等。而近来又有新的“神”情节,把被子浸湿挡子弹,棉被浸湿真能挡住子弹吗?老兵告诉你,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已经挂了。

这样的情节出现在电视剧《战旗》中,剧中男主靠一条浸湿的被子抵挡住了日军火力的疯狂压制。对于这一情节,很多观众纷纷吐槽,一条浸湿的被子就这么无敌?不过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当时武器落后,说不定真的射不穿浸湿的厚被子。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来看真正的老兵怎么说。

根据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回忆说,在抗日战争期间,确实用过浸湿的被子来当防弹衣用的,不过要比电视剧中复杂的多。要先把一条被子完全浸湿,裹在身上,然后再把一条被子浸湿,裹在第一条被子外面,再往两条被子中间加很多沙土,就这样一层一层的越多越好。像电视剧中就用一条被子的,第一个这么干的人已经早早牺牲了。

而且还有人专门做了试验,用一条很厚的棉被裹在塑料人体模特身上,然后把棉被彻底用水浸湿,用中国54手枪在15米远的位置射击。结果显示,浸湿的棉被被轻易射穿,塑料模特身上的单孔触目惊心。连威力相对很小的54手枪都抵挡不住,更不用说剧中日军的机关枪和冲锋枪了。只能说这一情节虽然有根据,但还是偏离事实太多



抗日战争一直是被受我国影视剧青睐的题材,虽然有很多关于抗日战争的优秀影视作品,例如《亮剑》之类,但是近些年更多的却都是遭受观众吐槽的抗日神剧。之所以称为“神剧”,是因为剧中有很多超现实的情节,比如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等。而近来又有新的“神”情节,把被子浸湿挡子弹,棉被浸湿真能挡住子弹吗?老兵告诉你,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已经挂了。

这样的情节出现在电视剧《战旗》中,剧中男主靠一条浸湿的被子抵挡住了日军火力的疯狂压制。对于这一情节,很多观众纷纷吐槽,一条浸湿的被子就这么无敌?不过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当时武器落后,说不定真的射不穿浸湿的厚被子。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来看真正的老兵怎么说。

根据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回忆说,在抗日战争期间,确实用过浸湿的被子来当防弹衣用的,不过要比电视剧中复杂的多。要先把一条被子完全浸湿,裹在身上,然后再把一条被子浸湿,裹在第一条被子外面,再往两条被子中间加很多沙土,就这样一层一层的越多越好。像电视剧中就用一条被子的,第一个这么干的人已经早早牺牲了。

而且还有人专门做了试验,用一条很厚的棉被裹在塑料人体模特身上,然后把棉被彻底用水浸湿,用中国54手枪在15米远的位置射击。结果显示,浸湿的棉被被轻易射穿,塑料模特身上的单孔触目惊心。连威力相对很小的54手枪都抵挡不住,更不用说剧中日军的机关枪和冲锋枪了。只能说这一情节虽然有根据,但还是偏离事实太多



应该不可以,因为湿的被子虽然密度空间变小,但不足以抵挡子弹的威力。

应该不可以,因为湿的被子虽然密度空间变小,但不足以抵挡子弹的威力。

湿棉被由于弹性非常大,会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挡子弹。

淋湿的棉被真能挡子弹吗?是谁发明的这种方法呢?~

淋湿的棉被就能挡子弹?这样的说法居然不是来自诸如“手撕鬼子”“日常躲子弹”等一系列抗日神剧,而是切切实实的长久存在战场上的言论。倘若这个“土办法”真的奏效,

看过电影《功夫》的人可能会记得火云邪神徒手抓子弹的剧情。那么在现实中,徒手抓子弹可不可以?首先介绍几个物理概念,在了解了物理知识后,再来考虑徒手接子弹是否行得通。
第一个是相对运动,它指的是一个物体对于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的改变。例如,坐在一辆行进的火车上,从车窗向外望去,会发现火车外的景象会朝自己的身后运动,最后消失在远处。这是因为我们选取地面作为静止参考系,而我们在向前运动,所以地面上的物体都会相对于我们而言向后运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一辆向后开的车上,那么窗外的物体则是向前运动,这就是相对运动。
这都是假设某一个物体静止的情况,如果两者都在运动,如两辆并头前进的火车呢?这又要介绍另一个物理名词:相对速度。在物理学上“相对”可以划分多种情况,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简单的例子,即在平动惯性参考系下的相对速度,假设两者都是匀速或匀加速运动,二者并没有相对加速度。例如,在接力赛交接棒的时候为什么接棒的人要先跑一段距离才接棒,而不是站在原地等棒到?就是为了在接棒的时候两个人的相对速度能小一点。如果两个人用相同的速度跑步,那么他们之间的速度就等于零,两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静止的,对于交接棒来说就非常方便。这就是在相对速度等于零的情况下的相对运动。
接下来讲讲徒手抓子弹的可行性。从上述的例子和说明中,我们可以猜出如果要徒手抓子弹的条件是什么。理论上,只要让你的速度和子弹的速度一样快的时候,子弹相对于你来说就是静止的,就可以轻松的抓住它。这就是徒手抓飞行中的子弹的唯一条件。
但是,这只是假设理想情况下,毕竟子弹的速度非常快,大概每秒四百多米左右。一般来说能达到这样的速度的话,只有坐在飞机上才能满足条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该没有人敢伸出手去抓子弹。所以,在理论上,当两者速度一样或区别不大的时候,物体对我们而言是静止或者以非常小的速度运行,我们便可以对它进行操作,例如航天器的对接,就是将二者的相对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在相对速度非常小或者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进行对接。不然以航天器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撞上去就是一个大灾难。在理想条件成立之后还要考虑现实意义,想要徒手抓子弹,不仅要和子弹保持相同速度,还能够伸出手而不被其他条件所干扰,具体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徒手接子弹只是电视特效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130443392:抗日剧里说棉被加水可以挡住子弹,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
颛迹策答:棉被加水是否真的能挡子弹?让事实来说话 之所以说棉被可以挡子弹,是因为子弹在穿透纤维的同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影响到它的速度和穿透力。比如说现如今我们的防弹衣,都是利用无纬布材料,这种没有经纬交叉的布料可以很好地分散子弹的作用力。棉被也是这样的道理,棉被里面的纤维物,被子弹击中会迅速爆...

19130443392:二战时,淋湿的棉被真的能用来挡子弹吗?
颛迹策答:实验表明,湿棉被的紧实度会增加,这可能会使得子弹穿透的难度加大。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确保完全挡住子弹。曾有美国人进行过一项实验,他们使用假人并覆盖上一层湿棉被,然后发射子弹。结果显示,尽管棉被确实减少了子弹的穿透深度,但子弹的威力依然足以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尽管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

19130443392:抗日剧里说棉被加水可以挡住子弹,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
颛迹策答:有时找不到八仙桌,也会在打湿的棉被上填上厚厚的土,然后顶着棉被冒死冲锋。像个别“抗日神剧”那样,直接顶着棉被往上冲?那基本就是送死。1963年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里,就形象还原了“棉被挡子弹”的真实操作。而如果要用“八仙桌加棉被”挡子弹时,那通常是...

19130443392:几层湿被子可以挡子弹?
颛迹策答:要说是几层十被子可以挡子弹,我觉得被子如果是棉被的话 那么子弹还得分什么枪,发出来的子弹 是不是穿甲弹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讲究?如果只是一些五四式手枪 那么我觉得四五层被子就可以,阻挡住了,前提是这辈子必须是用水浇湿 但如果是步枪,那么你得有20双被子 我是穿甲子弹,我觉得你怎么也得?超...

19130443392:抗日剧中的棉被加水能挡住子弹,是真的吗
颛迹策答:这是最原始的防弹措施,对日本38步枪在300外射击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19130443392:二战时期为什么很多士兵会披着淋湿的棉被?有什么用?
颛迹策答:子弹穿透力是很强的,威力很大枪械可以把墙、钢板打穿,许多人认为棉被无法抵挡子弹的威力,因为,它本身不足以抵挡子弹。既然,棉被挡子弹在影视剧中出现,,那就应该也是以一定事实依据的,毕竟,在二战期间,由于长期战争原因,资源匮乏,许多士兵为了更好保护自己,采取的办法,大部分都是棉被用水浇湿...

19130443392:棉被真的能够挡子弹吗
颛迹策答:当然是不能了,电视剧不能较真的

19130443392:二战时,淋湿的棉被真的能用来挡子弹吗
颛迹策答:目前软式的防弹衣,主要是通过高强度的纤维来防弹。子弹射中纤维时候,将动能转换为纤维自己的变形、破坏、高热量、高声音,还有子弹自身的变形,是无法穿透纤维伤到人体。被子的纤维虽然远远不如越战美军的尼龙,也不如今天的的凯夫拉,也是一种纤维,它一样可以吸收子弹的动能。这种被子如果用水侵湿了...

19130443392:影片小兵张嘎中的防弹被子是否虚构?
颛迹策答:其实应该是防手榴弹的碎片吧~就是现在钢盔,防弹衣也不可以防弹的 只是防止弹片 主要起缓冲作用减少受伤程度的 其实那年代的电影是比较夸张 一个英雄被打的N枪还不倒。。。毕竟是政治宣传需要的 电影就是虚假的 有艺术渲染的

19130443392:如果普通人遇到恐怖袭击,用什么挡子弹最靠谱?是铁锅还是棉被?
颛迹策答:单单只用一条棉被,那根本抵挡不住子弹的攻击。不过,当时的人们并不是直接穿在身上,而是用推车把湿棉被放在推车上,人在后面推着走这种方式来作战。不过,按照这个情况来看这两种物品都不是很靠谱,也不太实用。如果真想起到防弹效果,那还是用上防弹衣会好一些,而且恐怖事件只有在军事冲突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