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被授予少将军衔,真的低了吗? 亮剑中李云龙才授予少将军衔是不是有点小了不合适啊

来源:编辑vide

不低了,他被授予这个军衔十分合适!

前几年有一部叫《亮剑》的电视剧霸占了荧屏,一跃成为收视冠军,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李云龙的故事。

李云龙早年参加参加红军,资格很老,从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文化程度很低,并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军事教育,但是指挥作战出神入化,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深受上级的重视。


在剧中他刚一出场就是在抗日的战场上,当时他担任八路军129师第386旅新1团团长,当时正在奉命突围,日军坂田联队包围了八路军,当时上级的命令是分批撤退突围,但是李云龙却违抗命令从正面突围,不仅成功了还打死了坂田联队长。这一下可气坏了八路军副总指挥,直接将李云龙从团长降为被服厂厂长。

在后来他担任独立团团长,和政委赵刚一起将独立团带成了响当当的独立团,战斗力相当强悍,但是李云龙这个人能打仗也能惹事,因为自己的老婆被山本特工队抓走,他竟然敢擅自攻打平安县城。

他这边一开火,无数的部队被他无意间调动起来,阻击日军的阻击日军,围点打援的围点打援,大家忙的都不亦乐乎,他李云龙这一行动比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命令还管用,但是他擅自调动部队,报的是私仇,给部队造成了巨大损失,鉴于战果巨大,他捞了不表扬也不惩罚,解放军战争中他担任师长,成为主力师,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


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李云龙觉得自己授衔低了,于是他和老战友孔捷丁伟一起大闹,那么李云龙被授予少将军衔真的低了吗?起码在李云龙看来真的低了。

他认为自己的资格太老了,红军时期他就是团长,到了抗战时期他又是团长,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在团长的位置上都五上五下了,这个资历太大了,他当班长的时候,定位和孔捷还是新兵蛋子,这样的人怎么只是一个少将呢?

这当然是李云龙发牢骚了,毕竟他觉得自己的军衔怎么也得比丁伟孔捷要高吧,想不到一模一样,这让他觉得不公平,其实李云龙被授予少将军衔太合适不过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小枫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要明白一点,1955年的大授衔十分复杂,在前期经历的时间也比较长,而授衔的依据主要是在1952年给军队干部的定级,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先定级再授衔。也就是说1952年的干部定级,基本上就决定了1955年授衔时候的军衔高低。

1952年3月确定军队干部级别分9等21级:    


一等:一级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 

二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二级军委委员级。     

三等:一级正兵团级;二级副兵团级;三级准兵团级。     

四等:一级正军级;二级副军级;三级准军级。     

五等:一级正师级;二级副师级;三级准师级。     

六等:一级正团级;二级副团级;三级准团级。     

七等:一级正营级;二级副营级。     

八等:一级正连级;二级副连级。     

九等:一级正排级;二级副排级。 


也有具体划分的标准,其中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干部部长:一般应在正副准兵团级内确定,个别资深的副司令员、副政委得评为军委委员级。


大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一般应在正军级至准兵团级范围内确定,个别不适应者应酌情降低。

兵团及相当于兵团之二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一般应评为正兵团级,个别不适应者应酌情降低。

兵团及相当于兵团之二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一般应评为副兵团级,个别不适应者应酌情降低。

兵团及相当于兵团之二级军区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干部部长:一般应评为正军级至准兵团级,个别不适应者应酌情降低。

兵团及相当于兵团之二级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一般应评在准军至正军级范围内评定,个别不适应者应酌情降低。

军、师、团三级干部:各按正、副、准三级评定,各级正副参谋长、政治部正副主任一般应评为准级;副职干部一般应评为副级,但因其德才条件不同,亦可按现职高评或低评一级。

营、连、排三级干部:各按正、副两级评定,但因其德才条件不同,可酌情按现职评高或评低一级。


我们可以看到李云龙在解放战争后期受伤退出战场,等到他康复的时候解放战争已经结束了,建国后他担任的职务是福建省军区C海防军军长,按照这个级别来说,当时评级的时候,李云龙就是正军级,不可能是是准兵团级别的。

我们记住李云龙被评定的级别是正军级,那我们看看1955年授衔的规定。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应以干部1952年评定级别为主要依据,并参照编制军衔的规定,进行全面衡量,具体规定如下:


军委副主席、总司令级及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得评为元帅;军委委员级得评为大将;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 正师级,多数可评为大校; 副师、准师级,多数可评为上校;正团级,多数可评为中校;副团、准团级,多数可评为少校;正营、副营级,多数可评为大尉;正连级,多数可评为上尉;副连级,多数可评为中尉;正排级,多数可评为少尉;排级,担任军官职务的可评为少尉,担任军士职务的可评为准尉。


我们可以看出来1955年授衔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根据1952年的评级来定的,当然也有一定的出入,不过这个出入并不大。比如正兵团的级大多数是上将,也有例外,比如王树声和许光达是正兵团级,被授予了大将。


李云龙有战功,这不假,但是他的立的功和犯的错误一样多,这严重影响到了他的评级,按照他的功劳可以授予中将,但是他的犯错严重给他拉后腿了,没有授予他大校就不错了,老李就应该偷着笑了。

所以说李云龙被授予少将很符合,根本没有任何不满的。他所在意的是面子,两个资历没有自己高,也和自己一样被授予少将军衔,真心不满呀。他也知道自己被授予少将是合适的,还有和他级别一样被授予少将军衔的。



不低。当时李云龙解放战争后期一直在养伤,解放后他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所以这个军衔不低。

以李云龙的文化程度。再加上多次战场抗命。能少将可以说是高了。论大局观和长远眼光还是丁伟强。李云龙强是强在他的亮剑精神

不低,低的是丁伟。
李云龙战功显赫,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容易冲动,因此十分爱惹事生非。闯下的祸很多,枪毙几次都够了。

李云龙原型是王近山中将,当然低了

李云龙最后被授予少将军衔,真低了吗?~

《亮剑》是一部大家熟知的抗战剧,自从它开播十几年来,经常会被拿来和很多的抗战剧比较。在小编看来,或许《亮剑》不是最经典的一部,但是它却是能够让每一个看的人都喜欢的一部。其中的主角李云龙大字不识几个,打仗却是一把好手的形象也深入人心。而小编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李云龙。
在《亮剑》最后的结局中,李云龙在1955年的军衔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在很多的《亮剑》粉丝看来,纵观李云龙以往的战绩的话,这个军衔是给低了的。这些人的理由看起来给很充分。比如在红军时期,李云龙就已经是团长了,程瞎子的资历和李云龙差不多,他最后都成了中将了,难道李云龙还比不上一个程瞎子?
再比如,山崎大队入侵了129师的根据地,这对于八路军来说是绝对的一大隐患。为了将这一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上级决定主动出击。而负责的主要人物就是程瞎子。最后的结果呢,程瞎子不仅没有完成任务,还损失了不少的兵力。最终还是被李云龙漂亮地完成了任务。还有其他很多功劳就不一一例举了。
在小编看来,李云龙的最终军衔并没有给低,而是刚刚好。认为给低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授衔并不是完全按照军功来判定的,而是一个综合的考量。这其中就包括过错。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李云龙犯下的大错有多少,想必也是一箩筐吧。他为了给魏和尚报仇,不听命令带领独立团消灭了原本打算抗日的土匪。再比如,为了给救回秀芹,调集兵力攻打了鬼子把守的平安县城。
众所周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因为不听从命令很有可能会使战士们白白失去生命。要是真要追究的话,这几次大错都是足以让李云龙被枪毙的。当然了,李云龙的这些行为也正表明了他这个人物形象敢爱敢恨,尤其是李云龙对着平安县城城头上被鬼子绑着的秀芹喊,“开炮!开炮!”的场景,在很多人的心头都挥之不去。这也正是李云龙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不知道大家是否认为李云龙的军衔给低了呢?

评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评衔很重要的依据是干部当时的级别和职务。级别基本上按1952年干部评级的结果,职务很显然是考虑1955年授衔前所担任的职务。但相对来说,军衔更依据级别,因为级别主要是一个干部资历和功绩的象征。一般情况,资历深,功绩大,级别就高;不过,也有资历深,功绩小,级别低的情况。同样,级别高,职务也不算低,所以,级别与职务大都能配套。但由于每个干部各自的情况不同,不能完全按当时每人的职务和级别机械地套衔。因此按职级评衔存在一定的伸缩性。例如一些将领因参加革命工作或参加革命军队较晚,在评衔时级别相对略低,但他们在战争年代,尤其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贡献大,职务提的也快,达到了评衔所规定的职务标准,那么在评衔时就要适当放宽条件。所以,同为少将,有正师级的,有军级的,还有准兵团级的。另外,有一些将领的级别高而评衔相对偏低,还有少数干部资格较老,有重大战功,但历史上又屡犯错误,评衔也不可能太高。


针对这些情况,中央军委的《军衔指示》规定:“有些干部的级别如确实偏低,在评定军衔前未及调整或者过去尚未确定级别,在评定军衔时应予适当调整和确定,以便统一地依据其级别适当评定军衔等级和合理地解决其待遇问题。有些干部的级别如确实偏高,在评定军衔时,对其军衔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与一般干部的军衔等级适当拉平。”总干部部《关于评定军衔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规定:有些干部政治品质不好,其军衔等级可降低评定;个别干部在革命斗争中曾建有特殊功绩或有特殊代表性者,亦可根据其现有级别酌情评为高一级军衔;有些干部职级悬殊过大,影响到军衔评定过低者,应参照编制军衔适当提高评定,一般以不低于其所任职务编制军衔三级为原则。

13922248744:亮剑中每个人物最后的结局
葛有婵答:李云龙,少将军长,1967年为维持正常秩序镇压当地造反组织受到调查和批斗,在家开枪自尽。2、赵刚 赵刚因为在文革时期抵制左倾错误路线,由于不肯参与迫害罗瑞卿将军被免职并遭到迫害,最后自杀。3、丁伟 五十年年代后期,丁伟由于支持彭老总而遭受批斗,后被下放到农场改造,最终失踪。也有推测,其最终在改造中...

13922248744:《亮剑》的李云龙结局是什么?
葛有婵答:孔捷:小说中结局最好的一位。抗战时任新二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为第四野战军某纵队司令,解放后授少将军衔,在东北边境某野战军任军长。李云龙受迫害时打算把李云龙一家人接过来,但被李云龙拒绝,从而抚养李云龙的孩子。珍宝岛一战中,带部队大获全胜,后小说虽未再次提及孔捷的结局,但受于整个文革时期孔捷...

13922248744:李云龙结局是什么?
葛有婵答:孔捷在写论文的时候谈起了朝鲜战争,感慨万千,三个将军陷入沉思。最后李云龙确定了自己论文题目:《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李云龙的论文受到学院上下一致好评,并在毕业前夕被授予少将军衔、独立自由勋章、八一勋章和解放勋章。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上李云龙和战友们缓缓举起右手向军旗敬礼。第28集...

13922248744:如何看待《亮剑》大结局?
葛有婵答:如何看待《亮剑》大结局?亮剑是一部优秀的抗战电视剧,里面的李云龙,深受大家喜爱,不得不佩服老戏骨的演技,那么真实,那么优秀,有许多精彩的片段让金哥,到现在都忘不了,在平安县打山本一木,为了营救秀琴那一段真是感人肺腑,当时金哥也被感动的哭了,到最后李云龙的结局是美好的,被授予军衔,还...

13922248744:赵刚职务晋升的如此之快,为什么55年也仅仅评了个少将军衔?
葛有婵答:据说这个电视剧光是在在电视台重播的次数就高达3000多,更不用说在网络上了。即便是在豆瓣上都有9.3的高分,非常罕见,即便是现在的电视剧都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就连“亮剑”一词都迅速成为网络常用语,经常出现在各大新闻标题中。提到《亮剑》中的传奇人物李云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他...

13922248744: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李云龙这位开国少将
葛有婵答:(2)《亮剑》中的李云龙,是八路军一个独立团团长,他独特的战术指挥,消灭了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抗战胜利,为解放台湾,开始训练丛林作战的部队。朝鲜战争爆发,被接到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李云龙毕业回到老部队,在后来新中国建设中屡建奇功。1955年初他去北京和赵刚相聚。同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

13922248744:亮剑大结局李云龙叛变
葛有婵答:《亮剑》大结局李云龙没有叛变。李云龙:抗战时为八路军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为华东野战军二师师长,解放后授少将军衔,东南某军区野战军军长,文革时因阻止造反团井冈山冲击军事禁地而被捕、批斗,最后用楚云飞送的勃朗宁手枪自杀。赵刚:北平燕京大学学生,12·9运动负责人,抗战时期为八路军独立团政委,...

13922248744:《亮剑》中各人的结局是什么?
葛有婵答:《亮剑》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它在剧情上跟原著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不过电视剧只拍到了李云龙等人被封少将,没有接着往下拍。两者在结局上相差很大,电视剧相当于是圆满结局,而小说结局几乎没有好下场。赵刚不肯参与迫害其他人被免职,之后与冯楠自杀。李云龙后被逮捕,被救之后不肯离开,最后自杀。...

13922248744:李云龙、孔捷和丁伟为什么是少将军衔?
葛有婵答:李云龙、孔捷和丁伟都是《亮剑》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人物。并不是真实的。他们只是取材于真实的战争中的人物为事例为原型进行的小说创作。现在中国军队正军级就是授少将军衔,正师级授大校军衔.大军区司令授上将或中将军衔,副司令授中将或少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是中华人民...

13922248744:李云龙原型后结局如何
葛有婵答:小说和同名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历史原型为王近山和钟伟将军。王近山将军参加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回国后,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于南京逝世。钟伟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