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小说赏析,过路的帮帮忙 我写小说想不出来小说每章的题目,帮帮忙!

来源:编辑vide
第一、从解读故事到理解人物

依托文字复现故事。

作为叙事性文学文体,小说艺术世界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物形象、一个一个的情节事件、一个一个的环境景物有机有序地组合而成的。作为借助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文体,小说的这些系列形象是在鉴赏者的脑海里通过想象间接生成的。小说读者是通过理解一个一个的词语、一句一句的语言,在自己脑海里再现小说作家描述的形象。所以,进行小说鉴赏的第一个前提是鉴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

依托文字复现故事是一种在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综合作用下的对小说故事的总体直觉感受。中西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小说“寓教于乐”的审美功能常常是通过可读性很强、艺术感染力较大的故事来实现。具备了小说鉴赏能力的读者在进入小说鉴赏过程的第一环节,就是通过总体地阅读小说的文字语言,迅速把握这篇小说的故事的基本轮廓和情节的基本类型。

通过故事复现人物。

小说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是由小说人物的性格、言行和发生的一件一件事情的有序组合。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小说就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和情节。小说鉴赏者在了解故事轮廓和故事类型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把握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小说故事中显现的小说均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中鲜明地表现出某一个性格侧面的特征,小说作家写进故事中的事情经过了严格的选择和提炼,这些材料能生动地展示人物突出的某一方面的个性。相当多的短篇小说、微型小说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写人的。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里表现出了矛盾的性格元素,概括了生活中的复杂人物性格现象。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展示了一个复杂的性格系统。一般的中长篇小说塑造的小说人物常常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无论是人物性格特征还是人物的历史命运,小说作家往往要在其中寄寓他对生活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小说作者常常是把他主观上对人物的感悟以及想确立的作品主题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和曲折多变的人物命运来含蓄地传达。因此,符合规律的小说鉴赏是在鉴赏故事的同时理解欣赏小说人物形象。

第二、从体味细节到把握情节

拆解结构看细节。

小说鉴赏在完成了上述第一次总体阅读后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局部解剖”了。当小说读者开始对小说作品进行第二轮阅读时,他的审美注意可以先放在大致区分小说的情节单元上。在对每一个情节单元进行细致品味和分析时,他的艺术感受力可以着重放在每个情节单元的写人细节上。

如何欣赏小说的写人细节呢?小说读者可以根据这个写人细节的动作内容和外在形态迅速了解这个细节体现人物的“行为内容”。但小说读者鉴赏细节绝不能停留在这肤浅的第一层面上。高质量的写人细节一般会在人物的“行为方式”上展示人物性格的特征。同样是做一件事情,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做法。小说读者要从这一个写人细节上看出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并由此把握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

组合细节看情节。

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说,把一系列的细节联接起来就构成了一条有机的情节链,小说情节的实质就是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的各种细节连贯有序的艺术组合。小说情节有客观的内容因素,也有主观的形式因素。说它是客观的,是因为小说情节的各个细节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说它又具有主观的形式因素,是因为小说作家并不按照现实生活的原有形态来排列组合,他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对小说情节加以重新构建。小说情节的艺术时空相对于生活本来的时空来说已做了新的重建与改造。小说情节与现实生活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小说作者对情节的构造和小说读者对情节的鉴赏。

如何鉴赏小说情节呢?首先看小说情节事件的典型性。小说情节要能概括根据日常生活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本质内容和人性深层的心理内容,以这种相关性与概括性来激发小说读者的审美注意和审美联想。其次看小说情节组合形式的机智性。要特别留意体味小说作者在组合小说事件和小说细节时有哪些机智的构思和技法,有哪些巧妙的形态和策略。

要形成对小说情节鉴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在大量的鉴赏小说情节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些小说情节理论,在脑海里建立一些情节模型。小说情节因小说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模型。故事小说、人物小说、心理小说有自己特殊的叙述模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破小说也有自己富有个性的结构模型;微型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更有自己稳定的文体模型。

第三、从分析主题到欣赏技巧

透过形象看底蕴。

小说鉴赏在进行到第二环节——“局部解剖”——掌握人物形象的内容和描写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方法的同时,还要启动一项这样的解读、分析工作:透过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形象的具体材料(细节、情节),领悟和体会作者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寄寓的主题,这就是要理解人物形象背后的艺术底蕴。

小说作家组合细节和情节是有意的、机智的,他把哪些细节有序地组合为情节链,他将哪些没有时空联系的事情连接在一起,完全受到他的创作意图和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的制约。小说作家这种有意的、机智的组合,使得细节与细节、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了一种因果关系。小说读者在把握有关因果关系的细节和事件时,看出了小说作家对生活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的主题隐含在小说的因果情节和人物描写里,这种对生活事件和人物命运的理性认识和小说作家的主观思想意图有直接联系,作家的思想认识和创作时的主观意图深刻地影响着主题的形成。但是,小说的主题又不直接等同于作家的创作意图。这两者有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复杂关系。有时,小说主题艺术地传达了作家的主观意图,就使得这两者基本相同。有时,小说主题并没有艺术地或者说是完全传达作家的主观意图,这可以说,是“小说主题小于主观意图”。有时,小说作品因写活了人物和事件,小说的人物和事件便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发展,他们有了自己的艺术生活,显露了一些连作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内涵底蕴,那么可以说这是“主题大于主观意图”。小说主题与作家的创作意图之间的既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证明,小说主题包含着“形象客观”和“作家主观”两种方式;小说作家在表达主观意图时有参差不齐的艺术水平,这使得小说读者在鉴赏小说主题时会出现种种复杂的情形。

当小说读者的鉴赏能力不强,而优秀的小说作品的主题比较丰富、多义时,小说读者只能理解其中一部分的小说主题,达不到高层次的鉴赏境界。有时甚至出现不能正确理解小说主题,导致完全错误的解读。当小说读者的鉴赏能力比较强,而优秀的小说作品的主题内涵比较丰富、多义时,可能会出现小说主题鉴赏的超越和提升。小说读者不但领会了小说作家在小说人物形象和情节故事里寄寓的主观意图,而且还发现了小说作家没有意识到、小说形象获得了艺术生命时滋生的客观内涵,小说人物、情节包孕的主客观思想都被小说读者领会和把握了。

反复玩味看技巧。

当我们完成了对一部小说作品“总体阅读”和“局部解剖”两个环节的鉴赏后,还需要从头至尾对小说作品再作一次“总体阅读”。这一次总体阅读,可以进一步巩固已确立的人物形象,印证自己对作品的主题感受和认识,对细节和情节作深化理解。在这些鉴赏阅读中,小说鉴赏的深化是要进一步体味作品富有特色的艺术技巧。这种对小说的艺术性体察很可能在第一次总体阅读和第二次局部解剖时有感觉、有认识了,但是,作为对小说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鉴赏,需要在印证解读了小说的思想内容的同时,巩固和强化对小说作品艺术性的体验和认识。所以,小说鉴赏的第三个环节——第二次总体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体味和欣赏优秀小说的艺术技巧。小说的艺术技巧指的是小说作家在塑造性格和构建情节模型、提炼叙述语言等方面的技法因反复熟练地使用而形成的一种技能。艺术技巧是为表达小说内容(人物、情节、环境)服务的。小说的艺术技巧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塑造人物和设计情节的几个主要技巧。

正面延宕与侧面衬托的写人技巧。在小说里塑造人物有两个最基本的方法——让人物出场和不让人物出场。小说人物一旦在作品露面,小说作家就要集中艺术力量去写活人物。但是小说的篇幅永远是有限的,而刻画小说人物性格的材料却是无限的。要在小说创作中艺术地解决这一对矛盾,小说作家的技巧就在于:第一,他首先确定作品要表现的人物特征(个性、行为、语言、思想等),然后选择和提炼若干个材料(细节)去反复展示人物的这一特征。这些材料可以是时空不同但内涵相同的“同质异形”的细节。一个人物特征用两个以上同质异形的材料去反复表现,便构成了叙述延宕(或叫叙述重复)的艺术效果。有时作家要正面表现的人物不让他出场,小说腾出的篇幅主要用写与他有关联的次要人物或有关联的事件,写次要人物在主要人物的行为影响下产生的心灵震荡和命运转折,写在细节上留有的主要人物的影响和效果。这就是侧写和虚写的写人技巧。

多重突转与反跌对比的情节技巧。在小说情节的有序组合和进行线性叙述时,小说作家为了实现小说情节的传奇性,总想让小说读者猜不到他下一个情节内容和故事的结局,因此有意制造小说的两个情节之间发生相反突变的模型便得到了小说作家的青睐。小说作家在使用这种情节模型和技法时,不仅是让小说情节作一次突转,而是让情节连续突转几次,使小说情节方向在突转了180度后,又突转180度,有时甚至是突转几次。陈建功的获奖小说《飘逝的花头巾》中,男主人公“我”本来对生活感到无聊和绝望,在女主人公沈萍的鼓励和示范下,他的生活发生了转变,开始向上和发奋;等到“我”考上了大学,去寻找“我”一年来一直梦牵魂绕着的沈萍时,情节却再次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突转——沈萍自己却走进了“我”千方百计要摆脱的堕落生活。情节再次突转,深刻地启迪着他们性格变化里包蕴的哲理。

叙述对比本来也是小说设计情节模型的最常用到的技法,但不少小说作家却把它熟练地用成一种反跌对比的技巧。小说作家在小说中不是设置一重对比的情节,而是设置两重以上的对比,让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发生交织错落的变化。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的阅读震惊就来自于这两重的反跌对比。主人公故意违规想让警察把他关进监狱以便渡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但他连续几次违规都未获得成功,待他最后听见教堂钟声和歌声,心里产生了忏悔、准备重新做人时,警察却把他抓住了监狱。想进监狱而屡不成功,而不想进监狱准备重新做人时,却被抓进监狱——这就是情节的反跌对比。双重以上的对比技巧,使情节的容量和包涵的哲理大大扩增,情节的可读性与传奇色彩得到了有力度的强化。

以下方面可供参考:结构格局、情节流程、笔调色彩、人物内心、艺术特色、经典句/对白、读后感想~~总而言之,你笔写你心吧~~=)

有一个人文艺术赏析的作业,要求我们选一篇文章,小说或散文进行赏析,不少于800字,谁能帮帮忙?~

现推荐优美散文《故乡的十月》; 首句总起,生动忙碌的乡村场景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向我们走来,“鸡、鹅、鸭子的啼叫声,汇成欢乐的乐曲,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归来”。作者以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行文,家乡人民在不同时期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为主线,分层描述。抗战时期,土城的痛,痛在家乡人民的心间,也痛在我的心里,特殊年代,一道道伤痕让人民没有了欢笑。现在的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看“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心头上不再感到痉挛,再不受到悲愁的压力。”而当我“从土城归来,看着那铺满绿叶的银色小路,心显得情意切切。”心理变化的起伏亦可照见时代变迁的过程。
结尾,作者提升了主题,“故乡的十月,尽管已从贫困线上摆脱出来,可是,与我心中所想象的十月,相差得还遥远。那种云雀欢歌、机器隆隆、阳光和煦,那种风吹草低牛羊壮的十月,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这个结尾有点出人意料,作者往往停留在对现有沸腾丰收景象的赞美上,作者宕开一笔,点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蓝图,让故乡的十月,更加令人憧憬。
作品如散文诗,文笔优美清新,如诗如画场景中穿插对过去往事的描述及自己的不同心理变化,结构严谨,欣赏拜读佳作!

可以用章节里比较突出的一句,伟大的一句,给力的一句,或者在这章里主角干的事情来定名。例如“你的覆灭我来决定”这就是比较突出的一句,“追杀”这类就算主角干的事情,不过这一种比较平淡无奇。

13369487387:骆驼祥子的片段,帮忙谢200-300字赏析,如手法,想法,自己感受等,谢谢...
衡蓓星答: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赏析:这段话讲述的是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买上车后的表现,...

13369487387:同志们,求助啊,帮忙写写水浒传赏析吧。
衡蓓星答:2013-08-14 水浒传片段赏析,只要三处就行了,稍微长点。求各位哥哥姐姐,叔... 1 2013-04-21 水浒传的精彩片段摘抄和赏析25篇 我很着急啊!!求求各位帮帮... 11 2010-02-28 求水浒传每回点评啊!!水浒高手求助! 25 2014-08-01 跪求水浒传的句子赏析啊!!!绝对不要网上的,写过的同学凑过来... ...

13369487387:急!我要写毕业论文,关于沈从文[边城]的,专家,高手帮我指点下写作方向...
衡蓓星答: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赞者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贬者说它是“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有意无意地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还有人认为文坛“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仁者见仁,智...

13369487387:帮忙赏析!!
衡蓓星答: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着凄凉。”年轻的人未曾经历,只能想象,结果是陈旧而模糊;老年人经历过,可以回忆,结果是大,圆,白,美丽而凄然。看起来说书人没有解释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怎样的月亮,实际上却是...

13369487387:红楼梦中的赏析,3段,帮帮忙,急用!!!
衡蓓星答:红楼梦全书网络阅读 http://www.goldnets.com/gd/novels/c/cxq/hlm/ 《红楼梦鉴赏辞典》是提高对《红楼梦》的阅读与欣赏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十四个门类,少数门类下也有再分小类的,正文部分收词三千余条,附录四种,分类的多样,条目的细致全面,详细的注解与翔实的考证都是本书的特点,因而大大...

13369487387:各位文学高手帮我赏析一下这篇文章。要求摘抄5个雅词,3个好句并赏析...
衡蓓星答:2,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用生活中的小事。。传输了亲对自己的关心。。。3,母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栓住了一个好媳妇…对自己生活的关心。。以小见大。。。只是主旨 具体在写写吧。。希望有所帮助 雅句:1,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

13369487387:谁能帮忙给我《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的点评啊??
衡蓓星答:《骆驼祥子》赏析一: [结合原文分析] 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貌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

13369487387:写过小说的请帮帮忙,在写人物间的对话时,怎么加入该人物同时做出的动作...
衡蓓星答:动作可以写在一句话的后面或者是前面,也可以在一句话中间拆分开来,在中间加上动作,但是写作时要注意方式的更换,不能一种方式用死。战斗场面的话可以套用一些别的小说中描写方法,再加上一些自己小说中所特有的东西,比如战斗双方的特点,招式,以及一些适当的心理活动就可以了,因为毕竟是文字,不可能...

13369487387:请写小说的帮帮忙。
衡蓓星答:他在试图打破这个冷静)说说女朋友,她确实是出轨并且不爱他了,她对他是存在愧疚的,但她不想直接说分手,她在心里始终不愿真正承认是自己出轨,所以她选择隐瞒,没有勇气承认和承担结果。她一开始的轻描淡写不过是说谎,自然说不出具体,她的冷静不过是为了掩饰她的谎言,当男朋友多问她两句,她就...

13369487387:请帮忙作西游记的文学赏析(就有关作家,分析其作品内容,写作特色,风格...
衡蓓星答: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