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为什么日军拼刺刀时要先退掉子弹 日军拼刺刀的时候为什么要退子弹?。

来源:编辑vide
因为拼刺刀的时候是混战,日本三八大盖的穿透力很强,经常能打穿一个人对其周围的人还造成杀伤力,所以为了在拼刺刀的时候,避免开枪误伤,所以要先退掉子弹。其实不只是日本人,用三八大盖的中国军队一般拼刺刀前也是这么做的。

日军在拼刺刀前为什么要先退掉子弹~

二战里面,日军在白刃战前先把子弹退掉然后拼刺刀,是一个怪异而引人注目的战术。

这确实是其步兵操典的规定,这一规定因为看起来迂腐而令人困惑,然而,它决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卫武士道的尊严,而是日本军队根据实战检验做出的结论,这和日军的兵器,作战特点是相吻合的。日军在白刃战前退出子弹,是指双方开始班以上规模近距离格斗的时候,而不是只要一准备肉搏,冲锋的时候就退掉子弹,那纯粹是自杀行为。

根据日军自己的统计,在白刃战开始以后,保留步枪子弹造成的损失比收获更大,明令白刃战开始后子弹退膛,正是依据这个判断。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日军使用的步兵轻武器性能限制日军的制式轻武器,最典型的就是三八式步枪,它继承了其前辈村田式步枪的特点,那就是弹丸初速高,瞄准基线长,枪身长。这样的特点使三八式步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不但日军喜欢用,中国军队缴获后也喜欢用,战前还从日本进口过一批。

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弹丸初速高,质量好,因此命中之后往往易于贯通,创口光滑,一打两个眼,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在杀伤力上不如中国的中正式步枪。白刃战中,这个缺点更为突出,因为白刃战中双方人员往往互相重叠,使用三八式步枪,贯通后经常杀伤自己人,而且,由于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被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在二战中国战场,因为装备和训练的优势,日军人员损失与中国军队相比,达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军处于人员劣势,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枪在肉搏战中开枪射击,因为误伤造成己方大量减员,显然是赔本的事情。

第二,日军对白刃战的战术认识白刃战中,日军标准的刺杀准备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段弯曲部,枪托稍下垂在支撑腿侧面,半斜向面对对手,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枪从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护住颈,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问题是如果您摆一下这个姿势,就会发现原来这样一比划,枪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对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因此,格斗起来,射击的机会很难比突刺的机会更多。而如果作射击准备,手指必须放在扳机上,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问题,一,只要双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会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枪,影响了持枪姿态,拼杀中使不上全力。
另外,三八式步枪太长,转动枪口瞄准对方的力距也长,如果对方不是出现在正前方,转动枪口的时间太长,可能枪口还未到位,自己已经被刺倒,这时候使用枪托进行打击无疑是更为方便的作战方法。可见,白刃战中能够有效射击的机会很少,保留枪膛中的子弹,取得战果的机会微乎其微,反而影响了肉搏动作的质量。这才是日军在白刃战前枪弹退膛的真正原因。
顺便说一下,西北军的刀法脱胎自军阀混战时期的李景林部,独成一家,专破日式白刃战拼刺术,具体的刀法其实只一招,出刀的时候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来,刀背磕开步枪,同时刀锋向前画弧,正好砍人家脑袋,其威力在于挥刀的同时荡开对方武器,因为和劈砍是一个动作,对手来不及回防就中招了。日本人怕大刀队,并不是一般的宣传,而是确有其事。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发现同样问题。美军的冲锋枪枪身较短,白刃战拼刺刀吃亏,最初近战中往往用长点射弥补其不足。日军实施夜袭等行动时,多为奇袭,使美军来不及用密集弹幕将日军切断于战线之前,一旦进入混战,没有经验的士兵用冲锋枪扫射造成的己方伤亡往往比敌人造成的还大,在贝蒂欧,美军指挥官肖普上校曾经威胁如果有士兵再乱开枪,就把他的枪扔到海里,而且从此再不发一颗子弹。
大概唯一不重视白刃战问题的就是德国人了,后来一看不是不重视,也和它的战术运用和装备有关,德军进攻特别重视装甲部队,近战的机会不多,防御重视工事和装甲部队的配合,近战的机会不是没有,却多发生在狭窄的工事,建筑里,比如斯大林格勒会战,这时,德军多用爆破,扫射来清除敌人,比用刺刀的机会多得多。这样,就被德国人总结出了“冲锋枪加手榴弹打近战金不换”的真理,其实,德国人不是不能白刃战,他们更擅长在狭小空间用匕首解决问题。

纯粹是以讹传讹!

由于步枪的原因,日军要求在密集情况下拼刺刀时不准开枪,以防伤及己方,但并没有要求必须退子弹。退子弹之说由来已久,甚至一些影视剧里也加进了这样的镜头,完全是以讹传讹,据与日军拼过刺刀的老战士回忆没有发现日军士兵退子弹,二战时的日军士兵也称没有这样的战术要求。拼刺刀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弹药用尽,不得已才白刃相向,美军在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中,经常会有困兽犹斗的日军士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发起自杀式的冲锋,最终被一枪毙命,这是枪中无子弹的主要原因。

有时候遥言会掩盖真相,真是无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对日本陆军1898,1932,1940年颁布《步兵操典》的查阅,在其中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要退子弹的规定,以记述最详细的日本1932年版《步兵操典》为例,讲述单兵“突击”时也只提到:在突击发起时,如果听到准备射击的命令,要打开保险,然后根据射击命令射击。也就是说在突击发起前,应该关闭步枪保险而不是要求退出子弹。

再换个角度分析,如果你是用三八式步枪“拼刺刀”而且又担心步枪保险在被误碰后击发,那也大可不必用退子弹这招来解决,只要在白刃战之前随便将枪膛内的子弹射出即可。此时由于膛内还有弹壳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会“走火”(使M1的可别这么干)。

所以有关“日本人拼刺刀时退子弹”的传言,纯粹是一些作家和编剧的杜撰。那为什么在许多回忆录中又提到过退子弹的故事呢?我想这和三八式步枪独特的结构有关。
日本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非自动弹仓式步枪。后座力是步枪中最小的,杀伤力也一样。假如你要是从来没有“玩”过步枪,那最好是从三八式步枪开始练起,非常容易上手,是新手们的最爱。如果日本在二战中还有什么能拿的出来的武器的话,那么一样是他们先进的鱼雷另外一样就是他们手中的三八式步枪了。该步枪的安全装置是位于枪机尾部的一个圆形凸起。将枪机打开,从上面压入5发弹夹必锁后,保险为凸起的竖直位置,即待发状态。想要关闭保险只需将凸起部分按下并右旋45°,即可锁定枪机与撞针进入保险状态。这个操作并不复杂,但有关退子弹的误会就是出在这一环节上。由于“三八大盖”在关闭保险时需要用右手掌心下部按住保险盖,然后向右旋转45°。这个动作在较远距离上看与退子弹的动作确实很相似很容易混淆。所以就有了日本人拼刺刀前要退子弹的传闻。

19698684137: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什么总喜欢拼刺刀?
钟博杭答:日军退子弹不是武士道精神,而是害怕误伤自己的人。在中日战争中,日军士兵退子弹是虚构的,但佩刺刀是事实。在有名的石牌保卫战中,日寇和国军之间爆发了空前绝后的枪战。石牌保卫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发生在1943年5月~6月,日寇陆海空三军对石牌发动猛攻,试图占领三峡,打开通往重庆的入口,...

19698684137:哪八部影视剧八个经典片段,值得反复看N遍?
钟博杭答:这段画面经典之处在于,日军的骄横强悍、训练有素和杀气腾腾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整齐划一的动作对比115师官兵的衣衫褴褛,产生强烈对比。当然,这一段也有一些BUG,那就是所谓日军拼刺刀前退子弹只是军迷圈的误会,日军的《步兵操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规定,八一厂这么拍有些露怯,不过其视觉效果确实非常棒...

19698684137:二战中,日军为何偏偏不敢和美军、苏军拼刺刀?
钟博杭答:在诺门罕(也有叫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开始进攻是以优势兵力火力赶跑了苏、蒙的小股守军部队,日军敢拚刺刀想拚刺刀都没有机会,后来苏军反击时却带来了比日军长得多锋利得多的刺刀,――飞机、大炮、和坦克,十几万部队和几万蒙古骑兵。日军先被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狼奔豕突。又被大量自动火力横...

19698684137:日军为什么喜欢和中国士兵拼刺刀,其实大有深意
钟博杭答:由于三八大盖装上刺刀要比汉阳造长不少,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所以在拼刺刀的时候,如果不是技术过硬,中国士兵是很难占到便宜的。当然日军之所以热衷于拼刺刀,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有以下这些原因。首先在日军《步兵操练手册》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既然这一...

19698684137:日苏之战苏联军用什么方法击败日军拼刺刀
钟博杭答:日苏之战苏联军用什么方法击败日军拼刺刀 拼刺刀是战场上常见的战斗方式,并且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有很多国家也对拼刺刀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日军。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战斗,日军都会来一手拼刺刀的好戏。当然,拼刺刀的场景大多出现在东方战场,而在西方战场中很少见,或许西方国家认为拼刺刀毫无战斗意义。 对于拼刺刀...

19698684137:二战时,日本引以为傲的刺刀术遇到美军为什么就不好使了?
钟博杭答:再加上这些日本士兵从进入军营就会被教导,不好好训练就会被在战场上杀掉,想要活命的唯一办法便是刻苦的训练,杀掉自己的对手,这也是他们的战斗力为什么会很强,在和中国士兵拼刺刀的时候仿佛是不要命一样。而以上的这些原因,也是他们能够在亚洲战场上节节胜利的原因。但是,他们作战凶悍的威名,也...

19698684137:1944年八路军这支部队和日寇拼刺刀:一个大队的鬼子只跑了十五个_百度知...
钟博杭答:双方拼刺刀时,鬼子先是大喝或者踢打骚扰,然后趁对方闪避或者慌乱的间隙一招直接刺心脏,要么刺咽喉,在日寇最精锐的时期,一个鬼子兵打五六个中国士兵不在话下。 但现在八路军也装备了三八大盖,兵工厂同样能生产和三八大盖兼容的日式刺刀,还聘请俘虏过来的日本兵当教练,自己还不断摸索改良,一旦熟悉了鬼子的刺刀术,...

19698684137:二战时日军士兵拼刺刀真的厉害吗
钟博杭答:所以,日本的拼刺技术,只是在抗战初期和中期对中国军队起作用,当中国军队的支援火力可以,尤其是单兵自动武器保有量增加之后,日本军队的拼刺技术就不那么灵光了。另外,拼刺刀是落后的战术思想,在二战前,日本对苏联发动诺门罕战役的时候,面对苏联坦克的钢铁洪流,和重炮轰击,日本的突刺能力,根本就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