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疾病概述 高尿酸血症会造成哪些疾病

来源:编辑vide

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患有痛风,故又将痛风称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痛风病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著名神经学家Thomas Sydenham首次详细描述痛风症状,但直到19世纪才知道痛风和尿酸之间的密切关系。1950年后,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并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的尿酸钠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MSU)以确定诊断。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Lesch-Nyhan综合征候群,揭示了痛风和嘌呤代谢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的关系。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丢失有关。20世纪80年代,临床医生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并将之称为“细胞能量危机标记”(a marker for cell energy crisis),常见于监护病房中某些特别病重的病人、激烈运动后的正常人、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糖贮积病Ⅰ型(von Gierke病)的患者等。经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有一共同的致病机制:即ATP分解加速(the net degradation of ATP)。
近代痛风的研究由Thomas sydenham在1683年最早对本病进行描述,他以自身患痛风34年之体会对痛风的临床症状做了详细的介绍,1776年Scheele阐明了痛风病人的肾结石由尿酸所组成,数年后Woolaston从痛风石中分离出尿酸,因而把临床病理归因于尿酸。1856年Garrod提出用尿酸测定确定为诊断痛风的特殊实验室检查。以后由Fisher阐明尿酸的化学结构确定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丧失有关80年代有学者发现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即ATP分解加速(the net dagradetion),常见于病房中某些特别危重的病人,如急性心梗,激烈运动后的正常人,癫痫持续状态,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糖原沉积症第一型(von Gierke病)的患者。原因为过多的ATP分解使其分解产物AMP增加AMP可通过去磷酸化形成腺苷和经脱氨基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两条途径使尿酸生成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方人的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病例明显地增加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东方人痛风发病率甚至高于西方人当今中国台湾患痛风者比比皆是,痛风已不再局限于少数达官贵人而成为一种新的文明病。1988年中国台湾埔里社区的研究表明,30岁以上成人的高尿酸比例相当高。患病率达17.3%,其中男性20.3%,高于女性14%。此外根据1991~1992年金门县金湖镇的大规模社区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同样发现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25.8%,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5.0%。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罹患痛风的比例男性为11.5%,女性为3%。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反复发作的急性单一关节炎(recurrent acute monoarthritis)、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tophus)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原发性痛风患者中有不到l%为嘌呤代谢酶缺陷所致而大多数病因不明,临床以痛风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高血脂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继发性痛风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痛风为其并发症。世界各地痛风发病率差异显著从欧洲和美国的0.13%~0.37%至新西兰的Maori成年男性的10%不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渐上升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不常见,当每天蛋白质食物再度丰富后,关节炎发病率又回到战前水平。过去日本国内痛风发病少见,但随着该国蛋白质消耗增加现在痛风亦变得常见。国内痛风的临床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80年代以来,增加显著。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但并不是痛风的同义词,只有发展为炎症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才能称为痛风。所有类型痛风约占关节炎病例的5%。临床上可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大多未阐明属多基因遗传,少数是由于酶缺陷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者是由组织细胞核内核酸大量分解如白血病和肿瘤化疗引起的或因肾功能衰竭使尿酸排泄减少,或由于各种药物如双氢克尿噻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或由于体内有多量酮酸生成而抑制尿酸从尿中排泄所造成。其中除核酸分解加快使尿酸增高外,大多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与继发性者的分类(表1) 。
目前由于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刻了解,临床医生可应用许多疗效显著的药物,如丙磺舒(probenecid)、别嘌呤醇(allopurinol)、苯溴香豆酮(benzbromarone)、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等。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一回事吗~

1.肾机能障碍

痛风如果没好好治疗,则长期持续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淀在肾脏内,造成痛风性肾病,或引起肾机能障碍。

2.缺血性心脏病


目前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把痛风列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因为痛风如未好好治疗,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冠状动脉内,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进,均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


3.肾结石


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因此必须多喝开水、服用小苏打以防止肾结石之发生。


4.肥胖症

我国由于经济快速成长,粮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不但会使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血症,也会阻碍尿酸的排泄,易引起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为经常暴饮暴食,因此肥胖者应减肥。

5.高血脂症

痛风的人较常暴饮暴食,且多有肥胖现象,因此合并高血脂症的很多,这与发生动脉硬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6.糖尿病

对痛风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发现有30-40%合并[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7.高血压

痛风病人大约一半合并高血压,除了上述因肾机能障碍引起的肾性高血压之外,痛风病人合并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于高血压治疗药常使用降压利尿剂,会抑制尿酸排泄,而使尿酸值升高,此点必须注意。坚持服用无忌针肽片,加速排酸保护肾脏。

17359435754:痛风发作和高尿酸血症有什么关系
任殷底答: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诱因之一。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时,尿酸盐会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形成针状晶体,引起痛风的炎症反应。因此,控制高尿酸血症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方法。痛风是一种疾病,通常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即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从而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周围和软组织中积累,引起疼痛和发炎,...

17359435754: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生常常会牵累到关节的疼痛,痛风尿酸的概述有哪些?
任殷底答:或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肾脏功能排泌尿酸产生阻碍,使尿酸在血浆中聚集,造成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如长时间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方式堆积在关节、肌肤组织及肾脏功能等位置,造成关节炎、皮下组织痛风结石、肾脏功能尿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为颈静脉关节的创伤性亚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是...

17359435754:怎么区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任殷底答: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两种病理状态,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伴有血尿酸升高等,高尿酸血症,是指病人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高尿酸血症有什么症状?关于高尿酸血症的症状来说,目前来讲,如果是病人仅仅是尿酸,血的尿酸值升高,...

17359435754:什么是痛风?诱发因素和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任殷底答:因为食人这些食品后等于摄人了大量的嗉呤,体内嘌呤分解产生的尿酸也过多,如果你的肾脏排出尿酸的功能再有障碍的话,即可造成尿酸在体内堆积,使血中的尿酸浓度升高,导致高尿酸血症,这就很容易诱发痛风。第二类食品为含中等量嘌呤的食品,每100克食品约含嘌呤9—10毫克,包括动物性食品巾的鱼、肉、禽、贝类(除第一类...

17359435754:透风是一种什么病?
任殷底答:身体过量的尿酸,会结成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起剧痛。通常大拇扯首先发热红肿, 一下即疼痛无比,活动困难。再严重时会影响膝、腕及踝关节,造成关节畸形僵硬。慢性痛风可导致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等。 痛风的并发症: (1)肥胖常见 体重平均超过标准体重的10~30%。 (2)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中...

17359435754:高血尿酸和痛风,一般有何关系?
任殷底答:低温与痛风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属于嘌呤代谢紊乱,目前尚不能治愈。这两种疾病的具体区别在于:其实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不是一回事,BEM在得到控制的同时,能有效预防痛风、减轻疼痛,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有1.2亿,而且人数还在增加。高尿酸血症是高尿酸血症的最终结果,即痛风患者的尿酸会升高...

17359435754:去检查说是尿酸比较高,尿酸高可能会引发哪些疾病?
任殷底答:长期饮食不注意,导致体内尿酸高主要会引起以下疾病:1.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就是体内嘌呤代谢出现障碍,血尿酸明显升高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关节炎症。2.痛风性肾病。血中尿酸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的情况下,形成高尿酸血症,导致发生慢性肾损害,久而久之导致肾衰竭。3.尿路结石。尿酸的溶解度比较低,高...

17359435754:痛风是什么样的疾病,什么是痛风的原因?
任殷底答:1、 什幺是痛风? 痛风是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据血中尿酸增高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是由于先天性...

17359435754: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有什么区别?
任殷底答: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有什么区别?1、痛风与高血栓症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一定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都会得痛风,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高尿酸血症不一定会百分百引起痛风,但痛风却有可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2、痛风是种由高嘌呤合成代谢增加而引起的,由于尿酸沉积在关节处,从而形成痛风结石诱发其他病症...

17359435754:痛风是什么病?
任殷底答:痛风石(tophi)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廓、跖趾、指尖、掌指、肘等关节、跟腱、髌骨滑囊等处。这一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