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治疗痛经的验方有哪些? 哪些药方可以治疗痛经?

来源:编辑vide

  一、[通治方]

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参9克 红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二、[辨证方]

1、寒 证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克 菟丝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补骨脂9克 白术9克《百灵妇科》

颜德馨: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没药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生) 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陈泽霖: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陈皮各9克 阿胶9克 艾叶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没各4.5克。

2、热 证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3、虚 证

卓雨农:肾虚肝郁的,经来色淡而少,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益肾调经汤主之。

杜仲 续断 熟地各9克 当归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乌药各9克水煎服。

朱承汉:经行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舒适,经水色淡质清,面色苍白,精神萎弱。炒党参12克 炒白术9克 全当归9克 东白芍9克 炒川芎4.5克 炙甘草4.5克 大熟地12克 茺蔚子9克 制香附9克

4、实 证

刘赤选:妇女月经将来一两小时,因子宫后屈,瘀滞经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发生疼痛,必候经水排出一两天内,才能逐渐缓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遥散,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每天服1剂,连服3~6剂可经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黄6克 五灵脂12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柴胡9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4.5克。

卓雨农:瘀血阻滞的,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块,排出则痛减,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黄 五灵脂各6克 延胡 丹皮各9克 桃仁6克 香附9克 台乌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

冉小峰:乳胀散,治月经前乳房胀满。当归9克 红花9克 白术6克 王不留行9克 橘叶9克 陈皮3克,上6味,研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15分钟,滤过;残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备用。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李维芳:痛经一号方系青岛已故名老中医傅乃杰所传,余用于临床20余年,收效甚为满意。丹参30克 乌药10克枳壳10克 香附1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月经前服。有热者,方中丹参改为丹皮10克。

三、[食疗方]

陈修园:猪肚胡椒汤,治妇人经寒,往来时有痛。猪肚1个,洗净,入胡椒24克,装入肚内,炖烂食。(寒证)

朱承汉:治疗痛经简便方。(寒证)

鲜姜 红糖各15克 焦山楂12克水煎服。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药店常销售的治疗痛经的中成药有痛经宝颗粒、少腹逐瘀颗粒(丸)、元胡止痛颗粒(丸、胶囊、片、口服液)、艾附暖宫丸和八珍益母丸等。

痛经宝颗粒

为理血剂,具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寒凝气滞血瘀,妇女痛经,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经色黯淡。

组成: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方解:肉桂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主药。辅以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红花辛温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佐以当归、丹参活血化瘀,养血调经;五灵脂性温,行血祛瘀,通经止痛;延胡索性温,行气活血而止心腹痛;木香性温,行气调中而止痛。

提醒: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药品特色:成份中补血活血与行气止痛药合用,用于血瘀气滞之痛经。

临床应用:用于痛经量少色暗,有血块。

联合用药:

畏寒肢冷痛经者:痛经宝颗粒+姜汤(送服) 。

腹痛剧烈者:痛经宝颗粒+妇科万应膏(贴敷于关元、气海、肾俞等穴位)。

少腹逐瘀颗粒(丸)

为理血剂,具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

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症见行经后错、行经小腹冷痛、经血紫暗、有血块、产后小腹疼痛喜热、拒按。

组成:当归、蒲黄、五灵脂(醋制)、赤芍、小茴香(盐制)、延胡索(醋制)、没药(炒)、川芎、肉桂、炮姜。

方解: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调经;小茴香、干姜、官肉桂温经散寒;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祛瘀定痛。

提醒:孕妇忌服。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药品特色:活血调经药与温经散寒、祛瘀定痛药合用,活血温经作用强些。

临床应用:用于血瘀有寒引起的痛经、腰痛等症。

联合用药:

痛经剧烈者:少腹逐瘀丸+布洛芬缓释胶囊(片、颗粒)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释片)。

元胡止痛颗粒(丸、胶囊、片、口服液)

为理血剂,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经腹痛,胃痛,胁痛,头痛。

组成:成分为白芷、延胡索

方解: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君药。白芷祛风散寒,燥湿理气止痛为臣药。

提醒:本品不宜用于虚证痛经。

药品特色:配伍简洁,两种成份燥湿理气,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气滞血瘀之痛症,如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等。

联合用药:元胡止痛颗粒(丸、胶囊、片、口服液)+布洛芬缓释片。

注:本品行气活血,联合用药时不宜与补气药如补中益气丸等同服。

治疗虚证痛经的中成药。

痛经的虚证包括气血虚弱和肝肾亏虚,治疗以滋补濡养为主。常用中成药有艾附暖宫丸和八珍益母丸等。

艾附暖宫丸

为温里剂,具有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之功效。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组成:艾叶(炭)、香附(醋炙)、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

方解:艾叶、香附暖宫温经散寒为主药;吴茱萸、肉桂温经散寒通脉为辅药;当归、川芎、白芍皆入肝经,能活血祛瘀,养血调经,黄芪、地黄益气滋阴养血,续断活血通经共为佐药。

提醒:孕妇禁用。感冒时不宜服用。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

药品特色:成份中含有四物汤,补血为主。加上温经散寒与理气药,对于寒凝气滞的痛经和寒湿闭经等有一定疗效。

临床应用:不孕症伴有腹凉、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联合用药:艾附暖宫丸+阿胶补血口服液。

注:联合用药时不宜与苦寒清热药,如感冒清热颗粒等同用。

八珍益母丸

为气血双补剂,具有补气血,调月经之功效。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方解:方用四物和四君子加益母草而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活血调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益气健脾;两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再合益母草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

提醒: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药品特色:四君子汤加四物汤也就是八珍汤,气血双补加上益母草活血化瘀,对于气血两亏所致的痛经、闭经、月经错后等症有一定疗效。

临床应用: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发热、贫血等证属于气血两虚者。

联合用药:

若兼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者:八珍益母丸+艾附暖宫丸。

五种中成药临床适用及区别

经行小腹冷痛喜温,血块下后痛减者,可以选用痛经宝颗粒、少腹逐瘀颗粒(丸)以温经化瘀止痛。元胡止痛颗粒(丸、胶囊、片、口服液)以止痛为主,一般在痛经严重时临时服用。

经行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腰膝疼痛者选艾附暖宫丸。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或空痛、喜揉喜按、头晕乏力经量少者选择八珍益母丸。

当归止痛汤

【功能主治】功能行血理气,缓急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处方组成】当归30克,元胡2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五天服至经净。

【辨证加减】

气滞血瘀者:加香附,乌药、五灵脂、桃仁。

寒凝血瘀者:加吴茱萸、桂枝、五灵指桃仁。

血瘀夹热者:加生地、丹皮。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生熟地。

肾虚者:加熟地,杜仲,肉苁蓉,巴戟天。

颈痛者:加白芷全虫。
新闻更多频道
治疗痛经地名老中医验方
本草经典文摘2018-08-06 06:34
关注
痛经是一种月经前后及行经期出现的周期性小腹坠痛的疾病。
中医称本病为“痛经”“经行腹痛”。
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1 气滞血瘀;每于经前1~2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则痛减,拌胸闷、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
2 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量少,经色黯红有瘀块,或便溏,舌紫黯,苔白腻,脉沉紧。
3 阳虚内寒;经前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经量少,经色黯淡,畏寒肢冷,拌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白润,脉沉。
4 湿热下注;经期经前小腹胀痛拒按,拌有灼热感,经色红,质稠有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 气血虚弱;经后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经血量少,色淡质稀,或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
下面就介绍一首治疗痛经地名老中医验方
黑豆100克,大枣50克。
将黑豆、大枣加水适量,煮成糊状,加红糖20克调服,为1剂量。
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日1剂,连服10剂为1疗程。
不要小看了这个方子
黑豆;具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地功效。主要治疗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肾虚腰痛,遗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
大枣;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
红糖;补脾缓肝,活血散瘀。主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寒热。
三药相伍可起到活血散瘀、补脾益肾、祛湿利水地功效。
乳房胀痛者:加王不留行,麦芽

当归止痛汤
【功能主治】功能行血理气,缓急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处方组成】当归30克,元胡2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五天服至经净。
【辨证加减】
气滞血瘀者:加香附,乌药、五灵脂、桃仁。
寒凝血瘀者:加吴茱萸、桂枝、五灵指桃仁。
血瘀夹热者:加生地、丹皮。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生熟地。
肾虚者:加熟地,杜仲,肉苁蓉,巴戟天。
颈痛者:加白芷全虫。
乳房胀痛者:加王不留行,麦芽。

韩百灵: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 山药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吴茱萸6克 菟丝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补骨脂9克 白术9克《百灵妇科》
颜德馨: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没药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生) 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陈泽霖: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陈皮各9克 阿胶9克 艾叶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没各4.5克。

治疗痛经的良方(急)~

我原来也痛经的,而且还很严重,后来是用一个外用的中药贴
治好的,叫经-舒-宁,效果很好的,直接贴在肚脐上
就可以止疼了,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影响,建议你们也试试哦!

1.
香蕉和蜂蜜调匀冲开水服用(前三天开始服用,一日2~3次,经期开始后3~4次)。

2.大量白糖加少量开水(开始痛时饮用)。

3..红糖泡开水(经期开始后方可饮用)。

4.用暖水袋捂小腹(痛时采取的措施)

5.补充钙(经期开始直接吃钙片就行)。

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系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祖国医学亦称“痛经”又名“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痛经”范畴,亦称“经行腹痛”。
【方一】调肝汤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
【组成】山药15克(炒),阿胶9克(白面炒),当归9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山萸肉9克(蒸熟),巴戟3克(盐水浸),甘草3克。
【功用】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主治】肾气亏损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方解】方中巴戟、山茱萸补肾气,填肾精;当归、白芍、阿胶养血缓急止痛;山药、甘草补脾肾生精血。全方共奏补肾填精养血,缓急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巴戟天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乙醇提取物及水煎剂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阿胶需烊服。
【方二】黄芪建中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5克,炙甘草6克。
【功用】补肾益气,和中止痛。
【主治】气血虚弱型痛经,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桂枝补气和中,通经止痛;当归、白芍、饴糖养血和中,缓急止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胃以生气血,欲补气血先建中州。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和中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白芍有很好的镇痛、解痉作用。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用法】水煎服。
【方三】膈下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牡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功用】行气活血,逐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方解】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当归活血祛瘀;五灵脂、玄胡索、川芎活血止痛;枳壳、香附、乌药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缓解平滑肌痉挛。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
【用法】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按语】若痛经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兼小腹胀坠或痛连肛门者,酌加姜黄、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叶、小茴香;挟热者,口渴,舌红,脉数,宜酌加栀子、连翘、黄柏。
【方四】温经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当归、阿胶、麦冬各9克,芍药、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甘草、生姜、半夏各6克。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方解】方中吴萸、桂枝为君药,用以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以生新;牡丹皮祛瘀通经并退热,共为臣药;阿胶、麦冬、芍药滋阴养血,并能止血;人参、甘草补气健脾,又能统血;冲任二脉均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通经;生姜温胃降逆而散寒,又能助生化,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主要有镇痛、抑菌、扩张血管、抗过敏、收缩子宫等作用。在本方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可用于多种妇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习惯性流产,更年期子宫出血,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等,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水煎服。
【按语】如小腹冷痛甚者可去牡丹皮、麦冬,加艾叶;气滞胀满者可加香附、乌药;漏下色淡不止者去牡丹皮,加艾叶、熟地黄;气虚甚者加黄芪等。崩漏患者服药后血量可能增多,属正常现象,瘀血排出后,漏下才能停止。
【方五】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出处】《中医妇科学》(六版)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红藤、败酱草、薏苡仁各12克,黄连15克,蓬莪术6克。
【功用】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湿热蕴结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据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解】方中黄连、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经;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生地黄、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抑制胃液分泌、杀菌、抗腹泻作用。莪术水提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完全阻止微动脉收缩,明显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
【用法】水煎服。
【方六】川乌温经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炙川乌1.5克,炒当归、焦白芍、川芎各12克,肉桂10克,吴萸3克,姜半夏9克,炒党参15克,独活、威灵仙各6克。
【功用】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痛势较剧,得热则减,经色暗红有块或黑豆汁样,量少或血行不畅,伴肢冷,脉沉弦或迟,舌苔白等寒象。
【方解】方中药物以温散为主,川乌温经止痛,吴茱萸散寒止痛,姜半夏降逆止呕,独活、威灵仙止痛,党参补气。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吴茱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独活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威灵仙有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血块多加炙没药、丹参、泽兰、益母草、失笑散等;腹胀痛加制香附、小茴、艾叶;夹湿加苍术、茯苓;肾阳虚或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者,加鹿角片、紫石英、仙灵脾、巴戟肉等。
【方七】清经导滞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炒当归、焦白芍、广郁金、八月札、川楝子、红藤各12克,延胡索9克,柴胡15克,鸡苏散(滑石36克,甘草6克,薄荷15克)。
【功用】养血清肝,理气止痛。
【主治】肝热夹湿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胸胁、乳房胀痛,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宣畅气血,散结调经;当归、白芍、郁金、八月札养血疏肝,理气行滞;川楝子、延胡索理气止痛;红藤、滑石、甘草、薄荷清热利湿而通络脉。全方共奏清肝疏肝,利湿通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楝子有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低转氨酶等作用。郁金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去脂和抑制肝细胞纤维化的作用,能对抗肝脏毒性病变。郁金也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延胡索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方为自拟验方。对慢性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疗效也较佳。如乳房结块加皂角刺、小金丹;带多色黄加椿根皮、白槿花、车前草;月经量多加侧柏炭、陈棕炭。服用该方需忌辛辣刺激之品,还应调摄情志,保证药效。滑石包煎,薄荷后入。
【方八】化膜汤
【出处】上海中医学院朱南孙
【组成】蒲黄15克,五灵脂12克,山楂12克,青皮4.5克,血竭粉3克。
【功用】行气活血,化瘀散膜。
【主治】主治功能性痛经中膜性痛经。其临床表现以经痛剧烈、经血中夹有膜片状瘀块为特征。
【方解】蒲黄、五灵脂、血竭止血化瘀止痛;山楂行气散瘀;青皮疏肝破气;本方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散膜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朱氏发现膜性痛经患者在整体上有血E2水平异常升高和血液黏滞性增高的病变,以及局部微观上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组化改变,可认为是气滞血瘀之重症。本方集破气行滞、活血化瘀于一身,具有降低异常升高的E2的水平,改善机体的血液黏滞性及子宫瘀血状况等作用,促进子宫内经血的流畅,使患者获得膜化痛止,接近向愈的结果。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方由朱南荪学生徐斌超整理发表,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偏热者加红藤、熟军,偏寒者加小茴香、炮姜。蒲黄、五灵脂包煎,血竭粉冲服。
【方九】温经散寒汤
【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组成】当归、川芎、金铃子、延胡索各10克,赤芍、白术、五灵脂、制香附各12克,紫石英20克,葫芦巴、小茴香、艾叶各6克。
【功用】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主治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搐,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行瘀;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术补脾健胃,和中燥湿,以制约上述诸药伤中耗气之弊;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以温暖子宫,葫芦巴性味苦大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阴,逐寒湿功能,故与紫石英同用则直达子宫,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小茴香、艾叶亦有温经散寒之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延胡索有显著的镇静、镇痛与安定作用。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按语】紫石英打碎先煎。五灵脂包煎。
【方十】少腹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症见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方解】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小茴香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并促进肝组织再生,另有镇痛及己烯雌酚样作用。艾叶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没药对离体子宫先呈短暂的兴奋,后呈抑制现象。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用法】水煎服。
【按语】蒲黄、五灵脂包煎。
【方十一】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当归、生地黄、红花、牛膝各9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5克,柴胡、甘草各3克,桃仁12克。
【功用】凉血清热,通经止痛。
【主治】本方适宜于血热壅阻型痛经。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或有灼热感,经来则痛甚,经色深红,质稠夹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有低烧,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参脂痛经汤
【出处】《中国妇科秘方全书》
【组成】人参9克,五灵脂15克,元胡、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制香附10克,甘草3克。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痛经。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五灵脂、元胡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化瘀,香附理气调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灵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当归及其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水浸液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芨红细胞的生成。
【用法】水煎服。
【按语】五灵脂包煎。

13940675864:痛经怎么办能快速止痛呢?
宓柯杜答:指导意见:快速的缓解痛经的症状,建议首选针灸。西医对痛经的治疗无非是止痛类药物,不但难以根治,还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建议最好在当地找知名的老中医仔细的诊断辩证,采用中药加针灸的纯中医综合调理来根治痛经症。病情分析:您好,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常见有寒凝血瘀,...

13940675864:痛经吃什么中药呢
宓柯杜答:2.当归 当归可以调经止痛,补血活血,所以痛经的人在平时可以用当归水煎服,或者把当归切成薄片煮水、泡水当茶饮,在炖肉的时候加入一些当归制成药膳等,都可以治疗痛经。3.阿胶 阿胶是非常有名的补血圣品,它可以促进身体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对于痛经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把砸碎的阿胶放到碗...

13940675864: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的作品目录
宓柯杜答:肝腹水验方 6.复肝丸 7.茵布治肝汤 8.苓桂健运汤 9.加味阴骘丸 10.健肝生化汤 11.养肝饮 12.益气化积解毒汤 13.养阴利水汤 黑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症) 1.黑疸汤 2.软坚治疸方 脂肪肝 降脂益肝汤 肝吸虫病 肝吸虫汤 肝痈(肝脓肿) 龙胆清肝汤 胆囊炎、胆石症 1.清胆消炎汤 2.金钱开郁...

13940675864:白术古今验方有哪些?
宓柯杜答:2、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参芩白术散(药店有售):人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砂仁、桔硬、甘草等同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形体消瘦、四月支乏力等。3、治疗痛经 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麦芽糖适量,煮水泡脚。泡脚之前先...

13940675864:请问中药调理痛经的办法有什么啊?
宓柯杜答: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女性由于这时子宫卵巢上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所以常常就可以找中医面诊开中药来调理痛经,一般都是建议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就开始服用中药。而怎样用中药调理痛经这主要得找中医面诊以后,通过女性的症状以及舌苔、脉象来进行辨证论治,这样才能够选择最佳的药物进行调理。比如辨证为寒凝血瘀...

13940675864: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不孕症的有哪些?
宓柯杜答:化瘀益肾汤【原料】鸡血藤30g,桃仁15g,当归10g,木香10g,艾叶10g,焦三仙各10g,三棱6g,莪术6g,车前子15g,杜仲18g,泽泻6g,佛手10g,川续断12g。【制法】月经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化瘀止痛,补肾调经。主治痛经不孕。【验效】治疗痛经不孕33例,结果:治愈(痛经消失,...

13940675864:老中医月经不调怎么治 女人月经不调
宓柯杜答: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好方法 1、中药调理、辨证施治 以中药调理为主,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达到养血补肾、疏肝解郁、补益心脾、活血化瘀等目的,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调节内分泌均衡。推荐几种调经中药:(1)、当归 用于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

13940675864:四川有厉害的老中医吗?我想调理一下痛经
宓柯杜答:有啊,成都这边的圣爱中医馆就很不错了。他们医馆的口碑都很不错,老中医坐诊排号都要提前排的。治疗痛经可以找曾世田医生,很靠谱的。可以百度搜索,获得更多相关信息

13940675864:治疗痛经的妙法
宓柯杜答:精神因素其实也是那些敏感的女孩痛经的原因,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比如学习紧张时,有的女孩就会痛经,待精神放松后就不痛了。原发性痛经的女孩最好是看中医进行调理,痛经是身体诸多因素的结果,中医讲究身体的整体治疗,“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念很适合治疗痛经。另一种痛经是继发性痛经,是子宫等生殖...

13940675864:治疗痛经的良方(急)
宓柯杜答:我原来也痛经的,而且还很严重,后来是用一个外用的中药贴 治好的,叫经-舒-宁,效果很好的,直接贴在肚脐上 就可以止疼了,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影响,建议你们也试试哦!1.香蕉和蜂蜜调匀冲开水服用(前三天开始服用,一日2~3次,经期开始后3~4次)。2.大量白糖加少量开水(开始痛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