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们都是怎样来过冬的?会被冻死吗? 宋朝没有棉被之类的物品,那他们如何抵御冬天的寒冷?

来源:编辑vide

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我国最初是没有棉花的,直到宋朝才开始传入我国,但是也是作为观赏花来种植的,并且物以稀为贵,宋朝的棉花是非常昂贵的,也只有达官贵人才养的起,后来到了元朝,大家才认识到棉花的作用,但是没有全面普及种植技术,明朝时期,朱元璋才下令强制全国大面积种植棉花,至此,古人才终于能穿上棉花取暖了。

要说没有棉花,那这宋朝之前的古人是如何在天寒地冻的天气中保暖的呢?没有棉花,但是古人有养蚕技术,中国的丝绸自古就天下闻名,深冬时节,有钱的很会套很多丝绸衣物用来御寒,但是丝绸自古也是贵重物品,普通百姓也消费不起,所以就以麻布为主,然后里面塞进芦花和杨絮,这些虽然来自大自然,但是如果没有注意采集季节而错过了,那就只有靠身上的麻布衣来取暖了,麻布触感不好,透气性却是非常好,纵使里三层外三层的也起不到什么御寒的作用。

但是古人也不会就这么冻着,还有一种东西可以御寒,那就是动物皮毛。古代有钱人可以穿上好的虎皮,貂皮,特别是狐狸皮制作的裘衣,那即使放到现代社会也是很昂贵的,那时候的普通人自然是消费不起,但是用羊皮或者狗皮来御寒,同样也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木棉是一种树木,外形高大而且很好成活,古人发现将木棉树加工后做成的里衣,在冬天的时候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另外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取暖方式了,烧炭取暖,做饭剩下的碳放进火盆里,然后放到房子里,大家就围在周围烤火取暖,房子会因为有炭火而不再寒冷,睡觉的时候在盖上羊皮被子,穿上木棉树制成的里衣,其实古人的冬天即使没有棉花也还是很舒服的。



古代的人们是用干草来过冬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山上砍伐大量的树木取火供暖,反正他们是不会被冻死的。

在古代,没有棉花,为了过冬,有钱人会用鸡鸭鹅的羽毛来制作棉被,而穷人只能用柳絮,草席来御寒,常常会被冻伤,冻死。

古代的贵族会用丝绸来御寒,平民会用麻布,然后在里面塞入一些芦苇,这些都可以御寒,他们是不会被冻死的。

古人会穿兽皮御寒,如果没有兽皮就会在衣服里面填充稻草,这样就可以过冬。动物的皮毛比较缓和,他们不会受冻致死。

宋朝之前都是没有棉被的,古人是怎样过冬的?~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现在已经入了“三九天”了,就说明天气会越来越冷的。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简陋缺乏,科学技术并不发达,没有我们现在可以用的暖宝宝、电褥子、羽绒被、发热裤之类的,而棉在当时也是一种奢侈品,根据历史上面的记载,宋朝之前是没有棉被的,那我们的老祖宗他们到底是怎么御寒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人没有棉被的时候是怎么御寒的?
根据史书上面的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中国古代的时候是没有棉花存在的。实际上我们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是根本没有种植过棉花的,翻阅一些书籍可以发现,在《宋书》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棉”这个字眼的,也就说明在宋朝之前是根本没有棉花存在的,百姓和皇家里面根本就没有这种花的存在。后来慢慢的才开始种植棉花,但是最初的时候,是被拿来欣赏的,就像别的花一样只是用来看,且棉花只供贵族观赏。


棉花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在宋朝之前更是没有棉花的。所以在宋代以前的话,如果想要一个棉花被子,比登天还难。古代的冬天可比现在要冷得多了,防寒御寒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古人们为了保暖,他们只好烧一些木炭,他们将烧红的木炭,放一个特制的铁盒之中,让它散发热量,之后把门窗关死。可是古代房屋的构造也大多是木制的,保暖性自然就要差很多,要再采取什么保暖措施才能过冬。


虽说宋朝之前没有被子?但是事实上,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使用被子了。只是那个时候被子并不叫做“被子”,而是叫“衾”。衾的内部有着非常多的填充物,它和被子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早在先秦时期的时候就有“衾”的出现了,而后来才慢慢的变成了被子。
在古代的时候,被子大小是不一的,但是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暖。古代也是存在贫富差距的,自然被子里面的填充物是不同的,穷人只会在被子中间塞上芦苇或者破旧的衣服等等,他们会在床上铺上厚厚的一层干草,这样也是能达到一定保暖效果的,再加上也会用煮饭剩下来的柴火,点燃了取暖,那个时候普通人家百姓都是这样过冬的。


有钱人家的御寒办法自然就会有很多种,那可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一辈子都没有体会过的。富贵的人家大多会在被子里面,放置各种各样动物的皮毛、薄绒、兔毛、羊毛,一些奢侈的东西。这些东西自然取暖效果要比芦苇破衣服什么的好得多。能拥有这样厚厚的被子,也是让很多人艳羡的。他们也会在房间里点燃炭火,这样屋子就会暖和很多,而穷苦人家却只能烧一些柴火。

在宋朝。棉花才刚刚被引进,而棉袄的出现已经全方面的普及甚至是在明朝之后了。在那个时候的人们富人一般用皮草御寒,而穷人们只能用芦苇填充到衣服里面来御寒。
在古代,穷人们在冬天被冻死情况经常随处可见。所以冬天的穷人们是不会轻易出门的。他们当时一般都会一家人围在床上,旁边烧一盆木炭来取暖,但是却经常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情况。而他们盖的被子一般都是用芦苇填充的被子。芦苇的防寒性并不高,在那个时候许多襁褓的婴儿在冬天都会被活活冻死。后来人们发现鸡鸭的羽毛也能够起到保暖作用,于是在制作被子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羽毛。虽然相比芦苇来说会有一些保暖作用,但是根本上还是无法让他们抵御冬天的寒冷。

据记载,唐宋时期甚至出现了用纸做成的衣服,那时候做衣服的纸并不像是现在的纸一般柔软,反而十分的坚韧,用纸里面包裹着羽毛制品会比棉麻类的更加保暖。唐代一般用纤维强度高的麻纸,宋代用的是耐磨的树皮纸,以楮皮纸为原料,因为耐穿,能抵御风寒,并且便宜,所以受到了贫民人家的追捧。
而对于当时的有钱人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怕寒冷,因为他们可以买炭火来取暖,很多人家里都会有地炕一样的东西,哪怕冬天入眠也不怕冷。而他们平时穿着也基本上以皮毛等防寒类比较强的皮革制品为主,出门在外,他们也会准备一些手炉或者足炉来度过冬天,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相对于普通家的穷人来说,有钱人的日子不得不说过得太好。

15935205502:宋朝之前棉花还未传入中国,那古人睡觉如何御寒?
盛睿瑾答:所以,即便在寒冷的冬天,穷苦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的抵御寒冷,即便在没有炭火的情况下,也会烧炕来抵御冬天的寒冷。等到宋朝之后,棉花从西域引进后,百姓的生活质量便好了不少。在冬天的话,普通人家也会有棉衣和棉袄穿,同时还会有棉被盖,即便再穷苦的人家,家中的破棉被也会有的,因此比棉絮和...

15935205502:古代冬天很冷,那时的人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盛睿瑾答:宋朝以前没棉被。因为虽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从印度传入了中国边疆,实际上在边疆,棉织物出现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贵族们还把棉花当做观赏花来种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锦衾薄”。没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盖被子。“狐裘不暖,锦衾薄”里的“锦衾”就还是“锦缎...

15935205502:宋朝以前没有棉被,古人冬天如何睡觉呢?
盛睿瑾答:最近天气逐渐变冷,冬天里我们的距离也越来相近。在寒冷的冬天,人最喜欢待在被窝里面,盖着温暖舒适的棉被舒服得不想出门。你知道吗,在宋朝以前,中国是没有棉被的。那有人就就好奇了,没有棉被的话,我们的古人是如何过冬的呢?他们那个时不仅没有暖气,还没有被子,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到底是怎样...

15935205502:宋朝以前没有棉被,那么古人冬天如何睡觉?
盛睿瑾答:棉花是从宋末元初的时候才传入中国的,原产自印度和阿拉伯,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宋朝之前,古人是没有棉被的,那么冬天的时候,古人又是盖着什么睡觉的呢?一.动物毛皮 古人能够安稳度过冬季,自然也是有他们的生存之法,首先,冬天时期房屋内就会点上炉子,这样一来,也能够提高屋内的温度,保持温暖,同时...

15935205502: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被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抵御寒冷的?
盛睿瑾答:宋朝之前的确是没有棉花大面积种植的,所以人们冬天御寒没有现在那么轻松,当时冬天下雪总会冻死很多人,以下就是宋朝之前人们御寒的方法。先来说一下最早时期如夏朝之前,当时的人们虽然已经会修建房屋,但是能够住在城中的却并不多,当时的人们大都是以野兽皮毛来御寒的,现在来看也是颇为奢侈,而且当时...

15935205502:宋朝前没有棉被,富人能用丫鬟暖床,那穷人咋办?
盛睿瑾答:对百姓来说也实在是奢侈品。古代不比现在,生活所需基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过多选择的机会,尽管说到中国领土总会想到地大物博,但其实很多物资都极其匮乏,现如今很多常见的工具或者食物都是后来才从海外传入我国,如红薯、棉花。棉花在宋朝末年传入中国,作为现如今最廉价的纺织原材料它原产于...

15935205502:宋朝之前没有棉被,那么之前的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盛睿瑾答:在古代,人们生活比较贫困。根据历史记录,在宋朝以前人们是没有棉被的。有人可能就会好奇了,宋朝之前没有棉被,那么在宋朝之前的古人,他们在冬天是怎么御寒的呢?虽然在宋朝之前人们并没有棉被,但是人们也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抵御冬天的寒冷。古代人们抵御冬天寒冷方式有燃烧炭火盆、用柳絮来填充被子、...

15935205502:在北宋以前,棉花还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国人是用什么御寒的?
盛睿瑾答:宋朝以前,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不论是哪个朝代的古装剧,冬天盖的被子都是厚厚的大棉被,但根据历史记载,宋朝之前是没有棉花的,棉花的产地在阿拉伯等地区,直到宋末我国边境少数地区才有棉花的存在。那在宋朝之前,冬天古人没有白花花的大棉被,他们是怎么御寒的?如今在全球...

15935205502: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盛睿瑾答:温暖无比。”此处何解?指木棉可以做棉絮、棉衣、棉被、枕垫,不仅如此,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后,去除杂质用水煎服,可清热祛湿。以上就是宋朝之前,冬天如何睡觉的取暖之物;宋朝之后,读者们应该都知道为何物,那就是迄今为止都在使用的棉花,只是此棉花与彼木棉花是不一样的。

15935205502:宋朝以前没棉被,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佩服古人的取暖智慧
盛睿瑾答:其实,早在远古时期,祖先就已经采用各种手段抵御寒冬来袭了。比如,他们会相互依偎、来回奔跑,把树叶或兽皮围在身上维持体温。北京猿人会用火取暖,还会管理火堆、保护火种。到了宋朝,老百姓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至此之后,人们终于摆脱了用丝、麻或者葛等衣料保暖。也正是从宋朝之后,古人御寒的手段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