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教稼讲了什么道理? 求翻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来源:编辑vide
后稷教稼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后稷向百姓传授农业知识,让人们学会种植庄稼,解决了人们的饥饿问题,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道理,即劳动是创造人类生活和幸福的基石,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和幸福。同时,这个故事也强调了后稷作为农业神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崇拜。

后稷教稼讲了什么道理,如下:
不仅要让百姓生活富足,而且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教化。

后稷教民稼樯,树艺五谷,树艺和稼樯的含义~

稼穑 (jià sè):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稼穑”即指播种与收获,泛指各种农业生产活动。
树艺:“树”指种植、培育;“艺”指才能、技能、技术;“树艺”即指发挥各种技术、才能去种植、培育五谷等农作物。

翻译:
后稷教民农作、种植五谷
一、原文
《孟子》:“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二、译文
《孟子》:“后稷教民农作、种植五谷;五谷丰收,人民得到养育。”
三、出处
节选自《孟子》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二、作品赏析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三、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滕文公上

19356905588:后稷的传说读后感是什么
霍斩海答:他还发明了几样简单的农具,然后把种植的方法教给家乡的人,这样,大家就有了更多的粮食,能够吃得饱一点。国君尧聘请他为全国的总农艺师,舜给他了一块封地作为农业试验场。后稷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尊为“五谷之神”。读了后稷的故事,我想起了科学家袁隆平爷爷,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他热爱生活,有自己的追...

19356905588:后稷的故事读后感?
霍斩海答:后稷的故事还传达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如忠诚、孝道等。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他对家庭的孝顺和关爱,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总结我的读后感时,我想说后稷的故事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中...

19356905588:后稷教稼的故事明白了什么
霍斩海答:农耕文明耀千古。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开创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后稷教稼台巍巍屹立在我市武功县故城东门外,犹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农业史书。武功是古有邰之地,相传距现在约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螈,因心里不舒服经常外出散步。有一天,她偶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巨人足迹,觉得...

19356905588:后稷的传说读后感是什么?
霍斩海答:首先,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改变的重要性。后稷的生活环境艰难,但他并没有被困在那里,而是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不仅想要改变自己,更想要改变他的族人,让她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的行动告诉我,我们都有能力去改变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有行动。其次,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努力的...

19356905588:后稷教稼穑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霍斩海答:姜嫄得知后,以为这是神的指示,便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因最初本是要抛弃他;所以给他起名叫“弃”。主要成就 《诗经·大雅·生民》又说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

19356905588:后稷教稼文言文
霍斩海答:1. 求翻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翻译:后稷教民农作、种植五谷一、原文《孟子》:“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二、译文《孟子》:“后稷教民农作、种植五谷;五谷丰收,人民得到养育。”三、出处节选自《孟子》

19356905588:后稷的功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霍斩海答:读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相关成语故事: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

19356905588:后稷的功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霍斩海答:后稷的功业告诉我们 遇到问题时,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能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19356905588:农业始祖是不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霍斩海答:农业始祖后稷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以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距现在约四千多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姜嫄,因踩巨人足迹而生子,认为是不祥之物,三弃不死,便给孩子起名叫弃。弃从小就喜欢农艺,长大后遍尝百草,掌握了农业知识,就在教稼台讲学,指导人们种庄稼,传播农耕文化,成为远古时一位大农艺...

19356905588:后稷教稼台地址在哪里?
霍斩海答: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农耕文化的魅力,还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教稼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提醒着我们,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后稷教稼台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