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古人别称 古人别称的由来

来源:编辑vide
古代大诗人别称——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魔——白居易
诗豪——刘禹锡

另:

1.有先生之称者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
2.有居士之称者
青莲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3.物并称(一)
孔孟→孔子、孟子 / 孟荀→孟轲、荀况 /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钖、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沉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4.人物并称(二)
儒家五圣→至圣:孔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 / 亚圣:孟子 / 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 大戴、小戴→戴德、戴圣 / 儒家、墨家→显学 / 晁错、贾谊→政论家 / 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 /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二陆→陆机、陆云 / 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 /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 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父子)/ 二程→程颢、程颐 (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 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 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 吉 / 刘基、宋濂→明初文宗 / 刘基、高启→诗齐名 /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 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 / 干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 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 顾炎武、/ 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 /
5.儒家圣人
至圣→孔子 / 亚圣→孟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
6.九流十家
儒 家→孔子、孟子、荀子 / 墨 家→墨子 / 道 家→老子、庄子 / 法 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 名 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 阴阳家→邹衍 / 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 / 杂 家→吕不韦、淮南王 / 农 家→许行 / 小说家→宋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王——杜甫;
诗伯——毕四曜;
诗囚——贾岛、孟郊;
诗奴——贾岛、无可;
诗翁——张襄州;
诗豪——刘禹锡、白居易;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诗瓢——唐球。

参考资料: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groupid=133:10655&messageid=1534
回答者: binhai028 - 门吏 三级 6-5 03:28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四明狂客---贺知章
青莲居士 李白
香山居 士白居易
六一居士 欧阳修
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东坡居士 苏轼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54886.html

唐代诗人的别称有多少?

http://xspace.gxsd.com.cn/?action-viewthread-tid-118493

http://www.baidu.com/s?wd=%CC%C6%B4%FA%CA%AB%C8%CB%B5%C4%B1%F0%B3%C6&lm=0&si=&rn=10&tn=max2_cb&ie=gb2312&ct=0&cl=3&f=1&rsp=3

春秋老子人称“广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号“空洞子”。
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
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颜叔子整夜点着蜡烛火把照明以避嫌,时人称他为“鲁男子”。
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归隐民间为商贾,于是以“鸱夷子皮”自号,并改名为“陶朱公”。
战国邹衍,精通阴阳五行,爱发议论,时人认为不合常理,称他“谈天衍”。
秦汉人范增,足智多谋,为项羽效力,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汉代晁错,精研法家刑名之学,为汉文帝所重,被称为“智囊”。
汉代召信臣做上蔡县令时,爱民如子,百姓称他为“召父”。
汉代杜诗做南阳太守,除暴安良,关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称他为“杜母”。
汉代杨震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追随他学习的有一千多人,时人称他“关西孔子”。
汉代张安世,博闻强记,汉武帝驾临河东时,丢失了三箧书,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书,只有张安世能够说出内容,后来找回三箧书,果然不错,人称他为“张三箧”。
汉代李广,精于骑射,勇冠三军,人称“飞将军”。
汉代郅都,任中郎将、中尉等,敢于直谏,执法严酷,权贵称他为“苍鹰”。
汉代卢植为人刚毅有气节,曹操称赞他为“国之桢干(栋梁)”。
汉代崔烈花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的官,时人称他为“铜臭司徒”。
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廉洁奉公,离任时,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钱,刘宠只各选一枚,出了地界,把钱投入江中,时人称他“一钱太守”。
汉代杜钦与杜邺,同字子夏皆以文才称于世,但两人时被人叫混,于是杜钦主动戴一顶小冠,杜邺则戴一顶大冠,时人称杜钦为“小冠杜子夏”,称杜邺为“大冠杜子夏”。
汉代秦彭,与堂兄弟四人都是二千石的官,人称“万石秦氏”。
汉代严延年为河南太守,手段残酷,杀人无数,人称“屠伯”。
汉末陈琳,文章写得很好,他的好友张竑称他“文伯(文坛霸主)”。
汉代班昭,早年守寡,很有文才,多次被召入宫想皇后及嫔妃们传授知识,当时号为“曹大家(音姑)”。
汉代龚胜,曾为谏议大夫,王莽篡政后,隐居乡里,字号“隐翁”。
汉代黄香,侍奉父亲极为孝顺,京师人称她“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汉代严遵,在成都摆摊卖卦算命,每天赚够一百文钱即关门挂帘研读《老子》,杨雄曾向他学习,称他为“逸民”。
东汉末的庞统,德才超卓,时人称他“南州士之冠冕”,又称他“凤雏”。
东汉何休,学识渊博,著作丰富,时人称他为“学海”。
东汉甄宇,为人谦逊。光武帝建武期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因为羊有肥瘦,负责分羊的总管感到为难,甄宇带头取了最瘦的一头,众人再无争执。人送其美称“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平时却为人谦和容让。每当行军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争功论赏,争得面红耳赤,冯异则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东汉董宣为洛阳令,不畏权势,京中号为“卧虎”。又因得罪湖阳公主不肯低头认罪,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
东汉张湛,官至光禄勋,敢于直谏,常骑一匹白马上朝,皇帝称他“白马生”。
东汉马融,学习勤奋,有一次梦见一树林,林中繁花似锦,便摘了许多花朵吃下,醒来后就对天下文词无所不知。当时人称他为“绣囊”。
东汉宋登,任汝阳县令时,为政清明,治理有方,时人称为“神父”。
汉代郑均,品格高尚,多次征召不就,汉章帝亲赴他家,赐他终身尚书俸禄,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汉代陈遵,道德文章均受人尊敬,每一出现,往往举座瞻望,人称“陈惊座”。
三国时,大将军曹爽手下的何晏、邓飏、丁谧被称为“三狗”。
三国时曹操部将许褚,容貌雄奇,勇力绝伦,而为人赤诚近于痴,时人称他为“虎痴”。
® 宋代张威,官至扬州观察使,统兵打仗,战无不胜,战斗越激烈,他精神越好,两眼变红,人称他为“张鹘眼”。

® 宋代王德曾率十六骑夜入隆德府,生俘金国姚太师。宋钦宗问姚被俘时情形,姚说:“臣被俘时,只见有夜叉来到面前,无从反抗。”王德因而被人称为“王夜叉”。

® 宋代喻汝砺,气节高尚,反对与金议和,曾摸自己的膝盖说:“我是不会让你弯曲的。”时人称他“扪膝先生”。

® 宋代钱剀(右边应是“页”),曾任殿中侍御史,刚烈正直,苏轼有诗赞他“乌府先生铁作肝”,人称“铁肝御史”。

® 宋代李若拙,为人崇尚气节,自号“五知先生”。“五知”即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

® 宋代词人谢逸,字无逸,临川人,曾作《蝴蝶诗》三百首而闻名于世,世称“谢蝴蝶”。

® 宋代词人张先喜欢用一“影”字,著名的句子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人们称他“张三影”。

® 宋代词人张炎,其词追求骚雅,严守音律,字句工巧。宋亡后词风凄怨苍凉,多追怀往昔,抒写家国身世之悲。其《解连环•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之句,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又曾因写《南浦》咏春水一词,被人称“张春水”。

® 宋代词人贺铸,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动一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广为传唱,贺铸也因此博得“贺梅子”的雅号。

® 宋代词人秦观。以文才称于当世,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柔情,亦有羁旅感伤之作。清新婉丽,优美谐畅,情韵兼胜。《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别情”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词被苏轼戏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君”。

中国古代名人的别称?(越多越好)~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杜牧号樊川
曹雪芹号荞溪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
陆游号放翁
黄庭坚号涪翁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张轼号南轩
黄安石号半山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
郑会号亦山
谢林得号叠山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朱喜号晦翁
戴复古号石屏
贺知章号四明狂客。
杜来号小山
柳完元号河东
曾几号茶山居士。
关汉号巳斋
赵师秀号灵秀
苏轼号东坡居士。
叶利号平岩
文天祥号文山
李白号青莲居士。
曹幽号东圳
元好问号遗山
晁说之号景遇生。
戴敏号皋子
叶绍翁号清逸
杨材号东野逸民。
辛弃疾号稼轩
欧阳修号醉翁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王绩号东皋子
龚自珍号定庵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李涉号清溪子
袁枚号仓山居士
杜甫号乡陵野老。
林逋号孤山隐者
李商隐号玉溪生
曾巩号南丰先生。

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18032754136:中国民俗别称大全,要多文艺就有多文艺
邱瑾承答:钱的别称:泉、方孔兄、邓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 酒的别称和雅号:琼、玉液、金浆、家酿、香醪、红友、玉友、欢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汤、杜康、白堕、曲生、曲秀才、金浆太醴、福水; 雪的别称: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琼乱玉; 月亮的别称: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 书信的别称...

18032754136:中国古代名人的别称各为哪些
邱瑾承答:1、诗骨——陈子昂 陈子昂的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2、诗杰——王勃 王勃的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的七绝...

18032754136:古代人有哪些别称和绰号?
邱瑾承答:一、因为外貌而来的绰号 1、刘唐:头发赤红,于是起诨号赤发鬼。2、杨志:脸有青色胎记,于是叫青面兽。3、史进:年轻时在身上纹了九条龙,于是叫九纹龙。二、因为能力而来的绰号 1、时迁:绰号鼓上骚,他善偷,因为跳蚤在鼓上再怎么蹦达都不会弄出声响,以比喻时迁再怎么偷别人都不会发现。2、...

18032754136:一些古人对事物的别称雅称,很美
邱瑾承答:夕阳的别称:落晖、西景、夕晖、夕暾 蟋蟀又叫:促织。茶的雅称:不夜侯。收信又可以叫:青鸟飞来。夫妻的别称:嘉耦、伉俪、鸾凤、妃耦、淑俪、贤耦、燕侣、鸳侣。虎的别称:於菟(wūtú)。砚台又叫:寒泓。萤火虫别名:照夜清。才女雅称:柳絮才媛。钱的别称:上清童子。酒的雅称:般若汤、碧...

18032754136:一些古人对事物的别称雅称,很美
邱瑾承答:一、唐朝时,人们将小女孩昵称为“小茶”,这一称呼如同嫩绿的茶叶尖儿,充满了盎然的朝气。二、苦瓜在古时的别称是“半生凯渣瓜”,它提醒我们,当你回味苦瓜的滋味时,人生已过去一半。三、古代对天空的称呼是“碧落”,寓意广阔无垠。四、对大地的称呼是“方仪”,象征着稳重和广博。五、山的别称...

18032754136:1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是什么?
邱瑾承答: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高龄、下寿、耆。61岁:还历寿。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中寿、伞寿。88岁:米寿。90岁:上寿、鲐背。99岁:白寿。100岁:期颐、期颐之年、上寿。

18032754136:古时中国别称?
邱瑾承答: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五、华夏,《史记·夏本纪》:...

18032754136:100个古人别称
邱瑾承答:古代大诗人别称——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魔——白居易 诗豪——刘禹锡 另: 1.有先生之称者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

18032754136:古代中国别称有哪些:
邱瑾承答:3、诸华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4、神州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神州(shén zhōu),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中国) ,是属于黄种人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面积达360万平方公里。5、中原 中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