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六年级下的期中考试试卷 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来源:编辑vide
你都没有说清楚是哪里嘚,靠自己的知识和努力取得的好成绩是要胜过不劳而获嘚,不过我们学校今年没有期中考,你也可以去多做一些模拟试题.

自己学来自己的,靠抱佛脚没用的,我也这样过,但我想告诉你,要自己去劳动才会有收获
希望你能明白~~~~~~

先给你份数学

六年级 数学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细心填一填:(每空1分,共16分)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它的底面积是( )cm2,侧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76cm3,圆柱的体积是( )cm3。
4、如果5a=4b(b≠0),那么a∶b=( )∶( )
5、右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 )千米,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6、每台电视机的价格一定,购买电视机的台数和钱数成( )比例。
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低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72立方分米,则圆锥体体积为,圆锥体体积为( )。
8、用一张长4.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制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接口处不计)
9、如果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 )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 )统计图比较合适。
10、瓶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黄球各5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 )个球。
二、用心判一判;(对的打“  ”,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6分)
1、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一定相等。( )
2、在比例里,如过两个外项的积是1,那么两个内项一定互为倒数。( )
3、如果a是b的一半,则a与b成反比例。( )
4、小明的身高和他的体重成正比例。( )
5、一幅地图,图上距离8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 )
6、在含盐25%的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3 ( )
三、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面各组中,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
A:6:5和12:8 B: C: D:
2、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体积( )
A:缩小2倍 B:扩大2倍 C:扩大4倍 D:不变
3、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10分钟,锯成6段要( )分钟。
A:5 B:15 C:25 D:10
4、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60 B:1:6000000 C:1:60000 D:1:180
5、数轴上,- 在-18 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6、10个孩子分进4个班,则至少有一个班分到的学生人数不少于( )个。
A.1 B.2 C.3 D.4
四、耐心算一算:(每小题4分,共16分)
1、 2、

3. 4、

五、开动脑筋,周密考虑:(第1题5分,第2题10分,第3题5分,共20分)
1、求下图的侧面积:

5dm
20dm

2、求下图体积和表面积。

10厘米
44

6cm

3、求下图体积:

12cm

10cm

六、充满信心,成功在望:(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分别按3∶1和1∶2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

2、下面是六(1)班6名女同学的身高。以她们的平均身高为标准,把平均身高记为0cm,超过的身高记为正,不足的身高记为负,用正负数表示她们的身高。

3、电机厂要生产一批发电机,原计划每天生产20台,12天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10台,实际用多少天完成?(用比例解)

4、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为4厘米,B地到C地的距离为5.5厘米,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20千米,那么B地到C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5、北京故宫要重新油漆12根大圆柱,圆柱底面周长为3.14米,高6.5米,按1千克油漆可漆5平方米计算,漆这些大圆锥要多少千克油漆?

6、把一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柱形铁块熔化成一个底面半径为4厘米的圆锥形零件,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作文写(你这神经病怎么可能知道,知道我们就发了) 白痴

背定义定理公式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算术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倒数的概念:1.如果两个数乘积是1,我们称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倍数与约数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公因数有有限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临的两个数一定互质。两个连续奇数一定互质。1和任何数互质。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约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4(或25)的倍数的特征:末2位是4(或25)的倍数。
8(或125)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数。
7(11或13)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之差(大-小)是7(11或13)的倍数。
17(或59)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3倍之差(大-小)是17(或59)的倍数。
19(或53)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7倍之差(大-小)是19(或53)的倍数。
23(或29)的倍数的特征:末4位与其余各位5倍之差(大-小)是23(或29)的倍数。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较小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乘积。
两个数分别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商互质。
两个数的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是这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用6去除大于3的质数,结果一定是1或5。
奇数与偶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相临两个自然数之和为奇数,相临自然数之积为偶数。
如果乘式中有一个数为偶数,那么乘积一定是偶数。
奇数≠偶数

整除
如果c|a, c|b,那么c|(a±b)
如果,那么b|a, c|a
如果b|a, c|a,且(b,c)=1, 那么bc|a
如果c|b, b|a, 那么c|a

小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纯小数:个位是0的小数。
带小数:各位大于0的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无限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到无限位数,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如3. 141414……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利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考试说明:本张试卷共15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一个两位数,用它除58余2,除73余3,除85余1,这个两位数是14.

2、173□是个四位数字.数学老师说:“我在这个□中先后填入3个数字,所得到的3个四位数,依次可被9、11、6整除。”那么先后填入的3个数字之和是19。

3、分数 中的a是一个自然数,为了使这个分数成为可约分数, a最小是11.

4、某个五位数加上20万并且3倍以后,其结果正好与该五位数的右端增加一个数字2的得数相等,这个五位数是___________。

5、一个工人将零件装进两种盒子中,每个大盒子装12只零件,每个小盒子装5只零件,恰好装完.如果零件一共是99只,盒子个数大于10,这两种盒子分别有8、5个。

6、将进货的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每个的利润是10元,但只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得最多的利润,售价应定为 元。

7、两个杯中分别装有浓度40%与10%的食盐水,倒在一起后浓度为30%.若再加入300克20%的食盐水,则浓度变为25%.那么原有40%的食盐水 克。

8、某时刻钟表时针在10点到11点之间,这时刻再过6分钟后分针和这个时刻的3分钟前时针正好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钟表在这个时刻表示的时间是 。

9、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4倍。求:祖父今年是多少岁?

10、摄制组从A市到B市有一天的路程,计划上午比下午多走100千米到C市吃午饭.由于道路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市到这里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那么A,B两市相距是 千米。

二、解答题:
11、如右图,AD、BE、CF把△ABC分成六个小三角形,其中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已在图上标明,试求△ABC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12、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0.50元,丙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买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

13、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性急的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钟向上走1梯级,女孩每3秒钟走2梯级。结果男孩用50秒到达楼上,女孩用60秒到达楼上。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14、一个车间计划用5天完成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多120个,第二天加工了剩下的 少150个,第三天加工了剩下的 多80个,第四天加工了剩下的 少20个,第五天加工了最后的1800个.这批零件总数有多少个?

15、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 两城相向行驶6小时后可在途中某处相遇.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描,修理2.5小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从出发到相遇经过7.5小时.那么,甲车从 城到 城共有多少小时?
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

1、0.7÷5 = 7:( ) = =( )%。

2、5A=4B(A、B不等于0)。A:B=( ):( )。

3、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如果 = ,那么a和b成( )比例关系。

5、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 )。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 )米。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8、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 ),宽画( )。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8的比值是( ),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 )。

11、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 )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 )比例关系。

12、六年级数学竞赛及格人数占不及格人数的 ,这次竞赛六年级同学的及格率是( )。

1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0,减数与差的比是3:2,被减数是( ),减数是( )。

14、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08克,需要盐( )千克。

15、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 )。

16、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7、( )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18、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二、选择。

1、下面各比,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①3:4 ②4:3 ③ : ④ :3

2、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

①100:101 ②1:101 ③1:99 ④1:100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4、现有三个数9、3、 ,从下面选( )就可以组成比例。

① ② ④4 ④2

5、解比例 =2:1,χ=( )。

①6 ②1.5 ③0.7 ④9

6、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7、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8、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

①2:3 ②3:2 ③4:9 ④9:4

9、一项工程,已经完成的与这项工程的比是3:5,还剩这项工程的( )。

①60% ②40% ③20% ④166.6%

10、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1.5毫米,比例尺是( )。

①1:20 ②1:2 ③1:200 ④20:1

11、全班人数一定,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12、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

①3倍 ②6倍 ③9倍 ④27倍

三、判断。

1、订阅《小火炬》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 ( )

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到图例。( )

3、比例尺是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 ( )

4、全班有55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那么这个班有30名男生。( )。

5、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 )

6、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 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 )

7、 =B,那么A和B成反比例。 ( )

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成正比例。 ( )

四、解比例。

= : = :χ =

40:χ=2.5:15 :χ=5:16 : =20:χ

五、根据下列数据,算出各班参加竞赛成绩的及格率,再制成统计表。

六(1)班16人,及格12人; 六(2)班15人,及格13人;

六(3)班11人,及格8人。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卷面整洁分(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zū náo kuí wú guǎ fù ling hún wǔ rǔ

chú chuāng máo dùn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僻( ) 刑( ) 溅( ) 填( ) 铸( )

避( ) 形( ) 贱( ) 慎( ) 涛( )

四、查字典,按要求填空(3分)

舅:部首是( ),除部首外有( )画。
竣(jùn):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祭: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是( )结构。

五、修改病句(4分)

1、我整整齐齐地穿衣服,准备参加文艺晚会。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疾病。

3、今天,我们仍然提倡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4、流花湖的夏天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六、扩写句子(3分)
1、我看星星。

2、垂柳摇曳。

七、排句(6分)
( )鲁迅每当想到帝国主义强盗宰割自己的同胞,鲜血和泪水淌在他的心上。
( )鲁迅学医期间,有一天,看了一场日本电影。
( )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要用笔和墨来参加战斗,唤起民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 )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场面通过镜头,逼真地出现在眼前。
( )这时,他深深地意识到,医学并不能拯救中国。
( )鲁迅再也看不下去了。

八、填空组成成语(第1行填反义词,第2行填数词)。(4分)
( )同( )异 大( )无( ) 积( )成( ) ( )口( )声

( )举( )得 ( )令( )申 ( )颜( )色 ( )上( )下

九、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问题”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意外。
1、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
2、他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
3、这个人思想上有问题。( )
4、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敢于创新。( )
5、这部摩托车出了问题。( )

十、阅读:
(一)
詹天佑(节选)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背着标杆(bēi bèi) 塞外(sāi sài)
2、用“|”号把这段话分成三层。(3分)

3、给这段话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4、根据要求,从文中摘录句子。(4分)
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遇到的困难有:
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恶劣:

5、从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

(2分)

(二)
我 爱 荷 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支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去热清火。荷叶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1)这篇短文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记叙文,在适当的答案后面打“√”。(2分)
A. 记事的记叙文( ) B.写景的记叙文( )
C. 状物的记叙文( ) D.写物喻理的记叙文( )
(2)写出下面的词的一个近义词,一个反义词。(2分)
/近义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反义词( )

(3)文章的写法,开头用 的方法,接着用 的方法具体描写荷叶。文章结尾 全文,照应文题。(3分)
(4)写出第4自然段的段意:
(2分)
(5)用“一”画出一个夸张句;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句中用 比喻 。“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3分)
(6)作者在本文赞扬了荷叶

的高尚风格。(2分)

(7)“如果……就……”是属于哪种关系复句,在正确答案后打“√”。(1分)
A. 因果关系( ) B. 递进关系( )
C. 假设关系( ) D. 条件关系( )
(8)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2分)

十一、作文(30分)
题目:他(她)是个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用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的优秀品质。
3、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发 展

按要求把相应的内容写到对应的位置上。(10分)
桃园三结义、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煮酒论英雄、三打祝家庄、舌战群儒、醉打蒋门神、单刀赴会、《战争与和平》、《复活》、《皇帝的新装》、《园丁与主人》、《安娜、卡列尼娜》、《拇指姑娘》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安徒生:

列夫·托尔斯泰: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 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táo zuì  nínɡ jìnɡ  wǎn lián  ēn c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  )
zī rùn  kuí wú  zhēn zhì  miǎn lì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  )   (  )  (  )  (  )
2、 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ï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
塑料(suî sù) 挫折(cuō cuî)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
3、 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自在的生活 元( )佳节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
5、 成语大比拼。(4分)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20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 但存﹍﹍﹍﹍,留与﹍﹍﹍﹍。
(5) 大漠沙如雪,﹍﹍﹍﹍﹍﹍。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三、 口语交际。(共3分。)
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呢?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7小题,共21分。)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3分)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3分)
五、 习作:(30分)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词语准确,语句通顺,要有新意。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解析:此题的考察重点是个别字的书写。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挽联”的“挽”;“恩赐”的“赐”;“囫囵吞枣”的“囫囵”和“枣”;“滋润”的“滋”;“魁梧”的“魁”;“真挚”的“挚”;“勉励”这两个字;“悬崖峭壁”的“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ï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
塑料(suî sù) 挫折(cuō cuî)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
解析:要想正确完成这道题,得平时经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读音。对于不经常用到的词,要加强记忆。这样遇到此类型题才能选择正确。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 峭 )的悬崖 胜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硝 )烟 畅( 销 )的商品 ( 逍 )遥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节
解析:此题是关于区别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考察,准确地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则主要依靠字义、词义。对字义、词义了解了,也就掌握了汉字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解析: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 漫山遍野 )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多义词的检测。完成此题,必须先弄清词语产生多义的原因和情况,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词语或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如本题中的“漫”字有三种义项,提供不同的语境有两个,还有一个是为它组词,实际上使学生不仅会理解,还要会运用。我们可以先理解两个语境的含义,然后将其中的符合题义的义项填入语境中去分析,再用剩余的义项组成词语,放到相应的语境中,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了。
5、成语大比拼。
风( 雨)同( 舟) ( 悬)崖( 峭 )壁 ( 奇)( 妙)无比 和(蔼 )可( 亲 ) ( 抑)扬顿( 挫) ( 德)高( 望)重 ( 寝 )不( 安)席 张( 冠)李( 戴)
解析: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积累运用。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 雅俗共赏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 。(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进行逐一答题。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6) 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8) 轻诺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9) 但存 方寸地 ,留与 子孙耕 。
(10)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
解析:补充古文名句是检测学生平时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阅读量、记忆量。解答此类题,只要平时在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这两句话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因此,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解析:这是考杳引述句和转述句转换的试题。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完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哪个”去掉,改成“每一个”,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解析:扩句可以采用局部扩句法来扩写句子。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什么样的”月亮“怎么样地”升起来了。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解析: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此题就可以把写人的词“游泳”、“嬉戏”等词填进去,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三、口语交际。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写景文章的阅读试题。阅读写景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②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在阅读写景文章时进行语言、方法的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jiá ) 硕果( shuî ) 伴和( ha ) 步履( lǚ ) 雕琢( zhuï )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在这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怎么会”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缠绵 ,夏天的特点是 狂热 ,冬天的特点是 冷漠 ,秋天的特点是 清爽 , 热情 , 真诚 。(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 骏马 , 将军 , 流星 。(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6、(略)
7、(略)
后两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五、习作:
要求:
1、用词准确,语句通顺,(5分)
3个(含3个)错字扣一分,3个以上扣二分,最多扣五分;
一处语句不通扣一分,最多扣五分。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15分)
3、中心突出,内容要有新意。(10分)

自己做做别的书嘛,好好复习,我们不会有一样的试卷内容和答案的

15929761854:人教版小学2009年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的题目
卫待娅答:13、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性急的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钟向上走1梯级,女孩每3秒钟走2梯级。结果男孩用50秒到达楼上,女孩用60秒到达楼上。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14、一个车间计划用5天完成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多120个,第二天加工了剩下的 少150个...

1592976185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卷(2009年)
卫待娅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D.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___,像___,像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

15929761854:2008~2009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语数英)
卫待娅答:4. 某校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 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多采集 千克,六年级采集的是五年级的 。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5. 仓库运来大米240吨,运来的大豆是大米吨数的 ,大豆的吨数又是面粉的 。运来面粉多少吨? 6. 把一批货物按5 : 3分给甲、乙两队运,甲队完成本队任务的 ,剩下的给乙队运,乙...

15929761854:2009学年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的试卷.
卫待娅答: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期中试卷 一、 填空题( 20%) 1. 一个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比男生少( )%. 2. 把630本图书按34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六年级分得图书( )本. 3. 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 )比例. 4. 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

1592976185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卫待娅答: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积累 (30%)1、试试这一阶段你的生字掌握得怎样。(6%)jùn wǔ rǔ miǎo yù mèi zǔ náo zànɡ yì piān pì ( )工( )( )视 防( )( )力 ( ) 埋( )( )然 ( ) 2、 填空,组成成语,再任选一个写一句话。(8%) ...

15929761854:六年级下册语文、数学期中试卷
卫待娅答:育红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 姓名:___ 得分: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an zhang sha zong 波( )壮阔 屏( )广( )( )合利用 qian kun fen xie bao jie ()()( )烧( )商( )开慰( ) chang pian lan yun wei yi 报( )( )舟( )用( )石()() 二、组词。 1、 形近字组词。(...

1592976185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要加答案)
卫待娅答: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 仔细想,认真填。(24%,8~13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1、写出1个用18的约数组成的比例:(1:3=2:6 )。2、如果y=15x,x和y成( 正 )比例;如果y=15 x , x和y成( 反 )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15929761854:2009年六年级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及答案
卫待娅答:1、59 × 35 表示的意义是( );23 ÷ 25 表示的意义是( )。2、把 67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3、甲数的 34 是60,甲数是( ),乙数是30的 25 ,乙数是( ),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4、...

15929761854: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卫待娅答: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11=20分)(一)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yā chā)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反弹(tán dàn)过来,雪松依旧保持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 )雪下得...

15929761854: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卫待娅答:5、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0:9,全班有( )人。①70 ②74 ③76 ④78 三、耐心分析,判断是非:4 1、 和 的结果相同,表示意义也相同。………( )2、因为 ,所以 和 都是倒数。………( )3、2米的 和1米的 同样长。………( )4、走完同样长的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