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固,陈赓巧摆口袋阵,日军:专打386旅。陈赓:下回还打你

来源:编辑vide
1939年10月,日寇先后纠集第十师团主力,一一 师团,十四师团,二十七师团,一一四师团各一部,以三万之众,分十一路,对冀南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针对敌人联合“扫荡”,八路军主力分为几个集团,配合地方部队分区活动,与日寇在平原上展开了游击战争。巧妙地与敌周旋。

陈赓率领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在这期间,多次袭击各据点之敌。趁黑夜,三八六旅的战士化装成老百姓悄悄地摸到敌人跟前,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待敌人发觉时,战士们早已销声匿迹。

三八六旅新一团在搔扰驻敌时,常在白天混在出城种地的农民中,进入城内,等夜深入静,便炸毁敌人的弹药库,烧毁敌人的给养。为迷惑敌人,新一团连续几夜组织周围群众,虚张声势,架起土枪、土炮,佯装攻城,开始敌人认为只是小股八路,不加理睬,结果上城一看,四面喊声,便连夜调兵遣将,企图与新一团决一死战。谁知他们一来,新一团的战士们又化整为零变成了周围各村的老百姓,敌人丈二和尚摸头不知脑。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在三八六旅新一团的不断搔扰下,决心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陈赓根据敌人求战心切的特点,决定布置圈套,引狼就范,聚而歼之,香城固战斗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诱敌深入伏击日军的战例。

隆冬季节的冀南平原。光秃秃的一片,为选择适当的设伏点,陈赓一连几个晚上未曾入眠。经深入了解和实地勘察,陈赓选中威县南端的香城固西北的一带沙滩作为设伏点。

香城固,地处黑龙港流域,四周长满了一丝丝红柳树,野枣丛生。地势呈倾斜状。洼地以南的张家庄,有一道长约三里,高达数丈的大沙岗,与东面庄头村遥相对应,把洼地紧紧地夹在当中,是一个理想的袋形伏击阵地。

“这是一个很理想的伏击阵地。特别是这厚厚的河沙,是捆住敌机械化部队手足的最好绳索!”陈赓高兴地说。

陈赓在组织各团干部秘密察看了当地地形地物后,一个诱敌深入伏击日军的计划,就在陈赓脑海里形成了。

陈赓命令六八八团第一营在香城固正面,该团主力进至张家庄一带集结,准备佯攻威县;补充团负责庄头一线的防务;新一团骑兵连为诱敌部队,到威县佯攻县城,引诱日军出来。新一团抽出一个营,负责牵制四周之敌,其余两个营负责切断敌退路的任务。

2 月9 日深夜,黑夜如漆,寒冷的北风发出刺骨的吼叫。香城固西北老沙河西岸人头攒动,沙石冻土铁镐的撞击声同狂暴寒风的吼啸声交相呼应,演奏着一曲特殊乐章。经过一夜的功夫,一个隐蔽战壕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了。部队已悄悄进入阵地埋伏待敌。

与此同时,诱敌部队也出发了,集结于张家庄一带的六八八团两个营,悄悄地摸到威县城下,分布于四周,虚张声势地架起云梯,摆出一副攻城的姿态。骑兵连进至威县,故意将部队的行动暴露于敌。

威县城内的日军,一看这个架势,还以为是八路军的主力来了,全部纷纷登上城楼。却不料攻城部队却只是虚晃一枪,就迅速向城南撤去。

日军城里的补充大队和安田步兵中队,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马上集合队伍,分乘八辆 汽车 倾巢而出,进行追击,紧追骑兵连不放。

骑兵连故意和日军若即若离,且战且走,又让日军跟的上,还让日军追不上,诱敌步步深入。

骑兵连进至耿家庄时候,突然隐蔽起来。鬼子一看骑兵连不见了,十分急躁。一会儿,骑兵连又从香城固东南二里以外的地方出现了,向日军侧后方展开猛烈进攻。鬼子立即指挥 汽车 队离开公路,直扑骑兵连。就这样敌人的鼻子被骑兵连牢牢地牵住了,紧紧跟进了伏击圈。

旅参谋长周希汉从旅指挥所房顶上用望远镜看到这一情况,高兴地向陈赓汇报:“敌人上了我们的金钩了!”

日军气势汹汹地追着骑兵连全部进入了伏击圈,到达了香城固村北街口时,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埋伏在那里的六八八团迅速猛烈向敌开火,击毁了一辆 汽车 。

日军此时才发觉自己上当了,遭到了突然而又猛烈的袭击,顿时慌作一团,慌忙组织兵力还击。日军安田中队长拿起望远镜东西北三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只有正南面一小股部队向他射击,于是立即命令继续向南我军阵地冲击。然而两次都被顶了回去。

安田似乎感到了更加的不妙,便分出一股兵力,由东向南,想迂回抄我后路,刚刚绕到正面伏击部队的侧翼,就遭到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补充团的出击。

“不好了,中了八路的埋伏了!”安田这时才真正的慌了,他意识到了这应该是个圈子,而不是仅有正面的伏击!他在慌乱之中,大声嚎叫着下令:“赶快突围!赶快突围!”

安田明白了,但是已经太晚了!就在这时,西、南、东三面我军部队一起开火。日军慌忙调头,连跌带撞的一窝蜂地向北面涌去。

北面是伏击圈的人口处,地势低又无法预先构筑隐蔽工事。原定由新一团在鬼子进伏击圈之后,抢占这一面,封住伏击圈的口子。

可是此时新一团还未赶来。情况十分危急,敌人凭着人力优势和 汽车 的快速运动,一面架起两门山炮,向北面炮击,一面调动 汽车 ,拉开距离成扇面形,向北全线突击。

正在这时,新一团的勇士们突然从西北冲上了坡岗,端起枪向敌人猛烈地射击,截断了敌人的唯一退路。

北面的口子被新一团封住了,于是日军就成了瓮中之鳖,被团团围困在大沙河的中心。鬼子的 汽车 陷入沙窝中,车越陷越深,安田中队长惊恐万状,立即命令鬼子下车还击,数百名鬼子端着刺刀冲上新一团阵地。勇猛的战士们扔出手榴弹,拿起刺刀与敌人展开拼搏。垂死挣扎的日军竟施放起毒气,战士们用手榴弹炸散毒气后,又端起刺刀向敌人冲去。天近傍晚,安田一看难以突围,便发出信号弹求援,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滴滴滴,嗒嗒嗒”,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响起,总攻的命令到了!八路军突击队和当地群众武装,纷纷如出硖的猛虎,跃出阵地,端起刺刀,从四面八方冲向敌人。

霎时之间,只听得杀声四起,鬼子们纷纷倒下,经过激烈的战斗,鬼子的尸体到处都是,鬼子绝望的嚎叫,传遍了整个阵地!鬼子的 汽车 一辆辆被烧毁,冒起了滚滚浓烟。深夜十二时,战斗胜利结束。

当晚,我军开始打扫战场。骑兵排在沙坡后边找到了五个负伤的鬼子,其中一个举起刀朝排长砍去。排长跳下马就将他拦腰砍死,其余生俘。这个被砍死的敌人正是安田中队长。此役共歼敌二百五十名,生俘鬼子八名。毁掉敌 汽车 九辆。当月亮升上天空时,三八六旅主力满怀胜利的喜悦,披着垦光,离开了香城固。

胜利的消息传到冀南军区,军区领导高度评价:“对整个冀南解放区震动很大,从而坚定了华北平原抗日军民必胜的信心。”

刘师长对这次战斗也非常赞赏,他在总结经验时说:“三八六旅的口袋布置得好!其优点,第一是善于示弱诱敌,特别是激发了敌人轻视我军的骄纵心理;第二是善于把伏击诱导到机动的围攻,而且把附近的房屋都占领了,让鬼子没有办法固定,也没办法逃脱;第三是善于协同动作。这次战斗敌我伤亡之比是四比一,这是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之后不久,蒋介石和卫立煌也分别致电嘉奖三八六旅。兴高采烈的人民群众则用顺口溜来歌颂三八六旅:三八六旅好儿郎,打头的是陈、王。沙滩布下口袋阵,香城四面大罗网。大 汽车 冒火光,日本鬼见阎王。解了咱们心头恨,保住咱们好家乡。

陈赓率领的三八六旅,自抗战以来,屡战屡胜,早就成为日军的眼中钉。香城固一战后,敌人又纠集七十辆 汽车 ,出动五架飞机,对三八六旅进行了整整七天的搜索和追击。“是不是三八六旅?”敌人沿途都这样探询,打听不是, 汽车 一溜烟就走了。三八六旅每到一处宿营的第二天,敌人的飞机便来侦察。可是三八六旅早已转移,敌人找不到三八六旅的行踪。而三八六旅却以灵活机动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袭击敌人。日军疯狂报复的图谋宣布失败。

陈赓及三八六旅威震抗日抗场,而他对日军交通线的破坏,更使日军闻之丧胆。日军太田部队比野写信告诉他的上司:“铁路两侧,八路军大大的有,为了警备,昼夜不得安静,作战的事情,可说没有一天没有,我能够活到现在,也实在不可思议!”

日军一个士兵说:“和陈赓的部队打交道,一切没有不叫你痛苦的!到了夜间电线和铁路就被破坏,离开兵营半步就有八路盘踞之所,五个人十个人是不敢出来的!”

三八六旅成为日军的眼中钉,日军对晋东南进行九路围攻时,先头的装甲车上贴有“专打三八六旅,专打陈赓”的标语。敌人害怕三八六旅,专打三八六旅,人民也熟悉三八六旅,群众亲切地称三八六旅是“我们的队伍!”三八六旅以他的英勇善战威震华北,是中国最英雄的部队之一,旅长陈赓威名远扬,成为八路军一面胜利的旗帜。

~

18986405054:香城固,陈赓巧摆口袋阵,日军:专打386旅。陈赓:下回还打你
池花刷答:陈赓在组织各团干部秘密察看了当地地形地物后,一个诱敌深入伏击日军的计划,就在陈赓脑海里形成了。 陈赓命令六八八团第一营在香城固正面,该团主力进至张家庄一带集结,准备佯攻威县;补充团负责庄头一线的防务;新一团骑兵连为诱敌部队,到威县佯攻县城,引诱日军出来。新一团抽出一个营,负责牵制四周之敌,其余两个营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