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来源:编辑vide
  红军两次长征过境甘南,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小故事,至今还流传在千里岷山之中——

  (一)藏族医生为周恩来治病

  红军过草地时,周恩来的肝病犯了。他浑身发高烧,咽不下食物,常常呕吐,成天昏昏沉沉,四肢乏力,难以行走。毛泽东调来全军最好的医生担任护理,让卫生部拿出最好的针药给周恩来使用,但由于营养补充不上,周恩来的体质非常虚弱,病情愈加严重。

  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离开川西北大草原,横穿岷山,向甘南的俄界前行。但周恩来的病,由于山道颠簸和粒米未进而更趋恶化了。翌晨,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俄界会议,周恩来因病重而未参加。当晚,他的病情更重了,一直昏迷不醒。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及医护人员心绪沉重,却又毫无办法。这时,村头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原来是警卫团抓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藏族青年,司令部正在讯问。

  毛泽东等人到司令部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愣愣地凝视着大家,一语不发。通过翻译询问,才知道他名叫赛浪,母亲在山里得了重病,是回家来拿药的。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商定,在征得赛浪同意后,由卫生部派两位医生到对面山林中去,为赛浪的母亲治病。

  大约过了两小时后,赛浪背着他母亲回村了,跟随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妹妹和一个面目黑瘦的老人。赛浪介绍说,这位老人是他的伯父,是位医术高超的藏医,他曾获得藏医高级职称“格西”学位,在这一带很有名气。毛泽东和中央首长及卫生部领导与医生们磋商后决定,恳请老人给周恩来用藏医治疗肝病,得到了他的允诺。

  9月13日晨,毛泽东随攻打腊子口的红四团先行出发了,留下卫生部领导和几位医生及警卫人员,在俄界村和勾吉寺留住三天,让那位藏医给周恩来进行治疗。几天后,周恩来一行30多人随后卫部队赶到了宕昌哈达铺,与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会合。周恩来的病虽未痊愈,但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吃饭行军,也能从事领导工作了。

  (二)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桥

  1936年8月底的一天清晨,当红四方面军某部大队人马行至今迭部县尼傲峡时,发现横嵌在滚滚白龙江上的一座桥,昨夜被人拆毁了。这座木桥是先在两岸石壁脚下垒砌两个正方体的大石笼,然后用长木头伸到对岸桥墩上,再铺上木板。像这样悬空架设的大木桥,红军的工兵还从未搭修过。因此,几千人马站在江岸边,一筹莫展。

  忽然,红军指挥员发现西边山丛中有一个藏族村寨,便派人到村里向藏族群众求援。经过与该村土官头人协商谈判,红军表示以5条枪和100块银元为酬金,来换取该村藏族群众搭修此桥。中午时分,尼傲村的30多个藏族群众出动了。他们有的上山砍伐木料,有的抬石头修建桥桩,有的锯木板,干得热火朝天。红军指战员也和他们一起抬石头、扛木料、打木桩。

  到下午6时,一座崭新的横江木桥架好了。红军指挥员如约拿出5条长枪、20发子弹和100块银元,答谢藏族群众。但藏族群众看到红军如此讲信义,对100块银元拒之不收。但红军坚持要藏族群众收下银元。群众拿出自家的许多粮食、大烧馍、炒面、酥油和熏猪肉等,纷纷送给红军。

  第二天早晨,该村藏族群众夹道欢送红军,头人还派了三个懂汉话的青年做向导,把该部红军一直送到哈达铺后,才返回尼傲村。如今该村的藏族群众,一代一代地传颂着当年军民共建江桥的动人故事。

  (三)摔碎瓷罐红军主动赔偿

  1935年9月的一天,红军某连住进了今迭部县腊子口乡的朱立村。这是个位居半山腰的藏族村寨。傍晚,连部一位十七八岁的通讯员,借了房东藏族老阿妈的瓷罐,去山溪边提水,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把瓷罐摔碎了。

  第二天早晨,红军出发前检查群众纪律时,指导员发现了打碎瓷罐的事。于是将全连列队集合,当众询问这是谁干的?小通讯员站出来,承认是他摔碎的。按照军纪损坏群众的东西一定要赔偿,但小通讯员除了一支驳壳枪和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指导员命令通讯员脱下红毛衣,赔偿给藏族老阿妈。旁边一位老战士解释说:“指导员,这件红毛衣是通讯员过草地时,他牺牲的母亲留下的遗物。据说还是他一家人在江西参加红军时,奶奶用爷爷亲手捻的羊毛线织成的。他的父亲是一位红军营长,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牺牲了。临别前,他把这件红毛衣递给妻子,让她转交给唯一的儿子……”听到这里,指导员眼里禁不住涌出一串串泪水。

  最后,指导员给藏族老阿妈赔了一块银元。红军也随即出发了,翻山直奔哈达铺而去。

  但这个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故事,让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群众永远不能忘怀。

~

15297217861: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时孔豪答:1、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2、一袋干粮 3、七根火柴 4、半碗青稞面 5、金色的鱼钩 6、一头牦牛 7、三过草地的红四方面军

15297217861: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时孔豪答:红军过草地时,周恩来的肝病犯了。他浑身发高烧,咽不下食物,常常呕吐,成天昏昏沉沉,四肢乏力,难以行走。毛泽东调来全军最好的医生担任护理,让卫生部拿出最好的针药给周恩来使用,但由于营养补充不上,周恩来的体质非常虚弱,病情愈加严重。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离开川西北大草原,横穿岷山,向...

15297217861:红军过草地时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时孔豪答: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

15297217861:长征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有什么?
时孔豪答: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

15297217861:红军过草地时的感人小故事50字
时孔豪答:红军过草地时的感人小故:1、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德司令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能寻找出可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2、长征...

15297217861:红军过草地的简短故事
时孔豪答:故事如下:1、在一天红军的一位小战士掉伍了,其中一位高大的战士陪着他走,他们边聊边走。忽见天色已晚,两人不得不走快点,突然高大的战士突然提出要背他的提议,小战士答应了,这时,大战士忽然陷了下去,一看,原来他已经陷入草地,身体逐渐陷下去,小战士忙跳出来,想要帮他,大战士说:“不要...

15297217861: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有那些?
时孔豪答: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十三四岁参加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干粮野菜、枪皮带都被战友们吃光了,开始轮流吃周广才的皮带。估摸着要走出草地了,他哭泣着恳求战友:“不吃了,同志们,留着做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见毛主席”。就这样,这条被吃了一小截的皮带留存了下来。为缅怀先后牺牲的战友,周广才...

15297217861:查找关于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感人故事的名称~~急
时孔豪答:第1个:《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

15297217861:红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
时孔豪答: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编辑于 2019-03-07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已赞...

15297217861: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时孔豪答:从此,马尔康木尔宗乡流传着一个糌粑盒子的红军故事。五《争尝野菜》红六军团保卫局的七人过草地时,由于荒芜人烟,已断粮好几天,身体快垮下来了。为了填饱肚子走出草地,他们分头采了一些野菜,但又分不清哪些有毒,哪些可以食用,于是决定召开一次党小组会,选出一人先尝,鉴别出无毒野菜供大家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