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会战争简要概括 齐会战斗的介绍

来源:编辑vide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和各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悍然于夜间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起进攻,并炮击宛平城。二十九军官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奋起抵抗。艰苦卓绝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向华北增兵,迅速占领了北平、天津,又分三路进攻华北,并大举进攻上海,妄图速战速决侵吞整个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作战方针,除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外,其他战场则严重溃败,大片国土沦陷。
面临中华民族亡国的严重危险,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的路线。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是抵御日军的侵略、挽救中国危亡的出路。中国共产党誓为抗日民族的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中共中央发表宣言,主动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团结抗战。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为此,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并提出以减租减息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面对日本侵略军的严重威胁和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压力,中国国民党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呼吁,实行国共合作,团结抗日。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后,又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宣告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随后,八路军各部除一部分留守陕北外,相继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战场。
抗战爆发后,山东省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山东抗战,决定组织抗日游击队,发展抗日救国民众团体。鲁西北地区人民在鲁西北特委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迅速展开。7月,齐河县三区进步青年姜虎文接受鲁西北特委的指示,组织了齐河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随后,齐河一、二、三、四、五区相继建立了“民先”中队或小队。“民先”队员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广泛宣传抗日救国。8月,平原五乡师共产党员、教师马霄鹏在五乡师建起“民先”。在禹城,共产党员王禄清(后改名王克寇)在八区组织青年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青抗先”),并发展共产党员。共产党员马诚斋、赵毅、霍仙洲等,也在辛店一带进行抗日宣传,并建立平禹县抗日游击队。9月下旬,北方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研究部署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鲁西北特委负责人徐运北在济南接受了省委传达的北方局会议精神,立即返回鲁西北,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
为了加强山东党的力量,1937年7月,中央先后派彭雪枫、张经武来山东,开展对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统战工作。8月,在八路军华北联络局工作的张友渔随平津流亡学生来到济南,经过韩复榘的高级参议、爱国进步人士余心清安排与韩复榘会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韩复榘的统战工作,北方局决定成立山东联络局,任命张友渔为书记,主要任务是联络和团结山东地区的国民党军政要员抗日。9月,张友渔与张经武一起同韩复榘谈判,达成了统战协议,答应释放在押政治犯;成立第三路军政训处,同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协助工作;开办第三路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培训动员民众的干部。训练班的政治教育完全由共产党员负责,学员为平津流亡学生和山东省爱国青年,鲁西北有杨真、莫循、史辉、闫子稭、马云祥、尉景平、郭鲁等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参加了训练班。经短期培训后,他们陆续回到全省各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此后,津浦铁路西的武城、平原、恩县、夏津、禹城、齐河等县,先后在山东省委、冀鲁豫边区省委、鲁西区党委、冀南区党委、冀鲁豫分局和鲁西北特委、鲁西三地委(卫东地委)及鲁西四地委(运东地委)、运东地委、冀南六地委及冀鲁豫四地委、一地委的领导下,以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为坚强后盾,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平原游击战,创建鲁西北卫东、运东抗日根据地,前仆后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各县沦陷与日军的罪行
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沿平汉、津浦铁路大举南侵。日军侵入山东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部在鲁北地区稍作抵抗后,旋即命令黄河以北所属部队和各地专员、县长向黄河以南撤退。10月3日,日军占领德州,继而沿路长驱南进,14日、15日、16日接连占领平原、禹城、恩县、齐河县城。此时,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再次命令黄河以北的部队和地方官员向黄河以南撤退,鲁北地区沦入敌手。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9月30日上午,退到德州于庄、后赵庄一带的国民党爱国官兵,不顾韩复榘南撤的命令,在一位连长的率领下,奋起反抗,击毙日军10余人,后因寡不敌众而撤退。中午,日军侵入于庄、后赵庄,大肆烧杀抢劫,将于庄未来得及逃难的百姓残酷杀害,又将10名老百姓和后赵庄7名百姓带到赵庄桥上,惨无人道地全部杀害。日军攻占德州后,疯狂洗劫。10月5日,日军在德州南许庄以搜查国民党伤兵为由,将许庄72名老百姓押集起来,严刑拷打,全部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许庄惨案。10月17日,驻平原李家桥据点的日军20余人,闯入张吉野村,惨杀手无寸铁的村民12人。26日上午,驻李家桥的日军4人到梅家口、官道孙一带田间,奸污妇女3名。梅家口的农民目眦俱裂,手持大镢、三齿追杀日军3人,1人逃脱。第二天,日军纠集200余人,分三路对梅家口、官道孙、曲六店3个村庄疯狂烧杀,野蛮杀害无辜百姓87人,烧毁房屋355间,掠夺鸡鸭500余只,抢去衣物、牲口、农具、车辆万余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惨案。12月21日,日军出动3架飞机,轰炸马腰务大集,死亡百姓30余人。
10月13日下午,日本侵略军由禹城经赵牛河郭庄桥入侵齐河,国民党军某部一连违抗上级南撤的命令,凭借赵牛河有利地势,顽强抗击日军。激战一夜,打死日军200余人,全连官兵除1名战士负伤转移外,其余阵亡。11月,入侵齐河日军进犯郑官庄一带,华集、郑官庄等几十个村庄红枪会员和群众手持铡刀、大刀、长矛、铁锨等武器奋起抵抗,日军用机枪扫射,当地群众有41人牺牲,近百人负伤。
10月下旬,日军侵犯禹城伦镇,当地红枪会员赤膊与敌拼杀,日军以步枪扫射,大炮轰击,伦镇被破,敌人野蛮行凶,见人就杀,四街遭屠,死伤百姓140余人。
1938年5月23日,盘踞禹城的日军纠集张庄火车站日军300多人,分乘10辆汽车、4辆摩托车包围了辛店大集,将赶集的百姓和商贩赶到村北的一座院子里,分6批押到梨园内,用步枪和机枪扫射,共残杀124人,绑走4人。
8月17日,侵入济南的日军为报复津浦铁路被破袭,纠集300多人,于拂晓开动装甲车包围了禹城县东唐庄,把全村群众集中到场院内,将70多名老百姓捆绑起来,用机枪疯狂扫射,然后再用刺刀补刺,被害百姓75名,其中有3户被杀绝。随后又在村内纵火,30多户民房被烧毁。
9月,入侵恩县的日军骑兵队30余人窜入恩县官庄,残害百姓7人,烧毁房屋10余间。
同月,日军骑兵30余人,先后攻击夏津蒋寨、四屯,打死民团队员5人,并焚烧了民团驻地房屋。
10月,侵入平原的两个日军士兵到城郊东北刘池庄侮辱妇女,附近4村群众闻讯赶来,用三齿将一个日兵打死,另一个日兵逃回城里。当天下午与次日,城内日军连续出动40多人,枪杀荆庄、马庄、邓庄、刘池庄百姓4人,烧死6人,伤2人,烧毁房屋430间。
10月的一天(农历九月二十三日)上午,约300名日本骑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包围旧城,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血腥残杀、强奸,残害百姓30余人,毁坏房屋无数。
1938年11月,武汉失守。日军回师华北,妄图“先控制平原,后进攻山地”,以巩固其占领区。日独立第三混成旅、一一四师团各一部共3700余人,汽车200余辆,在伪军配合下,从邢台、石家庄、邯郸、德州分四路出动,第二次侵占冀南、鲁西北一些县城。11月5日,占领武城、夏津等县城。11月21日,日本侵略军百余人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进攻夏津八里庄、冯庄,两村群众紧闭寨门抵抗。日军炮击寨门,闯进村内,杀死百姓21人,打伤3人,烧毁民房百余间。自此,鲁北、鲁西北长期被日军所盘踞,抢光杀光烧光,罪行罄竹难书。
三、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沿津浦铁路猖狂南犯,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南逃。溃兵败卒所过之处,窜扰抢掠。国民党地方政府的要员和封建势力上层人物如惊弓之鸟,纷纷搜刮资财南逃,其统治势力土崩瓦解,土匪杂团乘机蜂起,骚扰百姓。加之8月后鲁西北连降暴雨,卫河决口,水灾横溢,社会动荡混乱,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鲁西北共产党人如中流砥柱,高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广泛宣传发动民众,组建抗日武装,向日本侵略者展开英勇的抵抗斗争,力挽民族危亡。
1937年9月19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在济南向中共鲁西北特委负责人徐运北传达了北方局的指示,要求共产党员深入敌后,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枪,组建游击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徐运北返回鲁西北,随即同各县党的组织或坚持地下斗争的共产党员接通联系,部署发动民众、组建抗日武装工作。鲁西北人口密集,民团组织及一般地主、富农都有护家的枪支,组建抗日武装具有良好的重要条件。鲁西北共产党人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到组建抗日武装、抵抗日军的斗争中。
10月,平原、禹城县共产党员马诚斋、赵毅、霍仙洲、段尔平等,在辛店一带进行抗日宣传。12日,在平禹边境组织起近百人的平禹游击队,霍仙洲任大队长。
同月,鲁西北籍杨真、莫循、史辉、闫子稭、马云祥、尉景平、郭鲁等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在济南参加党领导的第三路军政训班后,陆续回到鲁西北,壮大了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力量,加快了抗日武装的发展。马云祥、尉景平、谭锡三由济南返回禹城后,立即与共产党员金谷兰、马凤元、杨中一在禹城安仁镇召开抗日活动积极分子会议,当月在禹城、高唐一带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七大队,金谷兰任大队长,张同海任副大队长。下旬,游击第七大队在高唐马桥伏击了日军。
与此同时,平原共产党员赵毅同鲁西北特委取得联系,并找到恩县党的负责人马诚斋,商议组建抗日武装。马诚斋在恩县城北张官寺一带发展抗日积极分子李华珍、白金荣等人入党。12月,李华珍、白金荣在王杲铺一带农村组织起一支近百人的抗日武装,夜晚破袭铁路,同日军展开游击战。
1938年1月1日,齐河县共产党员王青云、魏金三、吴力践,在高家集成立抗日游击司令部,王青云任司令。然后兵分三路,王青云带一部分向范筑先的部队靠拢;魏金三、崔健率一部到黄河东山区打游击;吴力践则回家乡赵官镇,动员选送青年参加魏、崔领导的游击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爱国民主人士也主动组建抗日游击队。1938年初,武城县沙庄青年学生赵之璞等13人,自发组织抗日喋血团,锄奸破路,袭击县城,割断敌人的电话线。铁血团大部分成员成为武城县建党的骨干。
鲁西北抗日武装的组建与发展,抵抗了日军的侵略,抵制了土匪杂团的骚乱,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由此党的抗日主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使人民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一、鲁西北党组织团结范筑先共同抗战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北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争取团结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范筑先共同抗战。
范筑先是山东省馆陶人,清末投军,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军第四师连、营、团、旅长,后任西北军冯玉祥部第十三军少将参赞。“九·一八”事变后,任韩复榘的第三路军少将赞议。1936年11月,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正直廉洁,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日军入侵,他忧心忡忡,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强烈不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行动,给予他很大影响。他认识到,只有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才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唯一出路。鲁西北共产党人逐步展开了同范筑先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
1938年8月初,冯玉祥出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原西北军几个高级将领住在济南津浦宾馆,共产党员张维翰、王化云、牛连文等经山东省委同意,邀请范筑先到津浦宾馆座谈抗日形势,范筑先主动请张维翰等在济南聘请共产党人到鲁西北帮助抗战。于是,省委派共产党员姚第鸿到聊城,被范筑先委任为专署的秘书。日军侵占德州后,山东省委为加强鲁西北抗战,又向范筑先部派出12名共产党员,并从共产党与韩复榘合办的第三路军军政训班中挑选了240名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为政训服务员,分三批到达范筑先部,团结协助范筑先抗战。其中有共产党员张承先、夏津进步青年史辉、闫子稭与平津流亡学生共产党员杨真、莫循等,他们都成为鲁西北抗战的领导力量。
1937年10月中旬,日军侵占德州之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命令地方军队政权南撤,范筑先一方面留张维翰等驻守聊城,一方面率第六专署人员和保安队员撤离到齐河官庄渡口观察形势。经姚第鸿陈述利害,范筑先立决不渡黄河南撤,回师聊城守土抗战。此时国民党第四行政督察专员赵仁泉及各县县长纷纷卷资携眷南逃,土匪乘机蜂起,人心恐慌,社会混乱。范筑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改造旧政权、维持抗日秩序的同时,将第四区所属临清、夏津、武城、恩县、德县、禹城、齐河等10个县的行政承担起来,稳定了鲁西北的局势。
10月,在范筑先部工作的共产党员张承先,以范筑先秘书的身份,到夏津、武城、恩县、高唐、禹城一带开展党的工作,成为这一带党的负责人。此时国民党宋哲元部的一个连被齐子修滞留鲁西北,范筑先率保安团一个营到夏津,然后带警卫员赶到武城,向齐子修晓以民族大义,劝其参加抗战。齐子修接受了改编,被编为第六区保安第三营,齐子修任营长。他率部到夏津,张承先等共产党员被派到第三营做政治工作。于是,夏津成为张承先领导高唐、恩县、武城开展工作抗日活动的中心。
这个时期,铁路西各县,在共产党同范筑先团结抗日、稳定鲁西北的形势下,地方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也日趋活跃起来。在齐河,1937年12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王晋亭在赵官镇帮助成立了中共河北(黄河北)特别支部,受鲁西北特委直接领导,孟若玄任支部书记。支部主要在长清八、九、十区和肥城九区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在禹城,11月在西南乡连五高庄小学召开了党员大会,建立了中共禹城县委,马凤元任书记,尉景平任组织部长,杨中一、王克寇为委员。同时,县委领导成立了县青年救国会和县“民先”总队部。同月,鲁西北抗日游击大队在夏津马桥伏击日军时被冲散,大队长金谷兰在清平县金郝庄被害,县委立即在质金赵庄召开县委会,决定继续发展武装,与民团搞好统战合作关系,引导他们共同对敌,一致抗日,并提高抗日士兵的觉悟,在士兵积极分子中秘密发展党员,使之成为抗日武装的骨干;在平原、恩县,马诚斋、赵毅等,在张官寺一带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发展共产党员。新发展的共产党员李华珍、白金荣,在王杲铺一带组织起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武装,袭击入侵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骄横气焰。
为统一鲁西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1937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派组织部长张霖之到聊城,将中共鲁西、鲁西北特委合并,新建为中共鲁西北特委,赵健民、徐运北先后任书记。统一领导山东第四、六区的聊城、博平、茌平、阳谷、寿张、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冠县、莘县、堂邑、馆陶、临清、高唐、夏津、平原、武城、丘县、禹城、清平、恩县和第一区的齐河、东阿等县党的工作。张霖之为省委驻鲁西北特委的代表。鲁西北特委通过同范筑先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第六区建立了政训处作为办事机关,主任、副主任和各科科长、干事均由共产党员担任,其下还有200多名政训员,党的活动由地下转为公开。
12月,中共鲁西北特委以第六区政训处的名义,同津浦铁路西各县的党组织加强了联系,调禹城县委书记马凤元到聊城第六区政训处工作,禹城县委书记由尉景平接任。不久,又将尉景平调往聊城,王克寇接任县委书记;第六区政训处派马云祥、杨瑞亭到恩县,见到了马诚斋,接通了同恩县、平原党的关系;武城、夏津、高唐、禹城西部一带,张承先领导党的工作。1938年3月,杨真、史辉等到夏津,建立第六区政训处夏津办事处,杨真任主任。他们同范筑先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西北党的力量得到发展,促进了鲁西北的抗日斗争。
同范筑先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各县创建抗日武装;帮助范筑先将山东第六区保安司令部改为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收编一些民团、绿林武装,陆续建立了35个支队,3路民军,齐河县第十二支队即为其一支。
十二支队为李聚五所建。卢沟桥事变后,原齐河乡师爱国教师李聚五变卖家产,筹集经费,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取得了范筑先的支持。1938年1月,在齐河县南北庄扩建为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二支队。不久,杨汉三、卢志河的抗日队伍加入十二支队,卢志河任支队司令,李聚五任参谋长。十二支队活动于齐河、济阳、临邑、禹城、平原、高唐一带。历经生死磨难,李聚五认识到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胜利发展,于是主动到聊城找到张霖之请求帮助,中共鲁西北特委和第六区游击总司令政治部通过范筑先,委任共产党员傅亚平为支队司令,郑万刚为副司令员,李聚五仍任参谋长。总政治部抽调十几名党员干部和政治干校学员加强了支队的领导力量,建立支队党支部。10月,发展到500余人。后十二支队一部加入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
三十一支队是1938年9月下旬建立的。8月,为牵制日军进攻武汉,范筑先奉命调鲁西北10余个支队组成东进纵队,参加收复济南战役,前线司令部设在齐河县潘店、焦庙。第六区政治部(由原政训处改)为配合济南战役和开辟运东,组织了前方政治部,共产党员姚第鸿、鲁西北特委宣传科科长管大同先后为主任,由第六区政治干校学员,各县工农青妇抗日救亡成员共同组成几十个工作队,深入战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当地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纷纷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抗日斗争。9月,经特委决定,取得范筑先的同意,由管大同为首办起东进纵队随营学校,学员由30多人发展到百余人,齐河河西地区共产党王信民、吴梦观等人积极投入其中。9月底,以随营学校为主,在孙楼建立了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管大同任司令员,吴亚屋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团。12月,三十一支队同八路军两个连合编为八路军平原纵队,管大同任副司令员;在反击日军在河西地区的“扫荡”后,于1939年3月过黄河,转到大峰山区打游击。
二十八支队是1938年春季,在齐河、禹城边沿地区建起一支抗日武装。支队有200余人枪,范筑先委任李文远为支队司令。11月,支队在保卫聊城战役中被打散,余部编入八路军平原纵队。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鲁西北特委还帮助范筑先对第六区国民党旧政权进行改造,派出政训员到各县建立抗日政权;对原第四区国民党政权逃亡的各县,也由范筑先委任了共产党员或抗日积极分子为县长。1938年春,范筑先派部下徐占奎率一个连攻击了地方杂团占领的武城县城,徐占奎被委任为武城县县长。
同时,范筑先还委派傅子杰、张次勋、马毅民分别任德县、恩县、平原县县长。马毅民任平原县长后,建立起一支200余人的抗日武装,后马毅民被汉奸张自成诱捕,押送给日军献媚。马毅民宁死不屈,被押到德州,惨遭杀害。
在齐河,中共鲁西北特委通过范筑先委任共产党员王青云为齐河县抗日政府县长。王青云带领40多名工作人员到潘店、焦庙、刘桥一带张贴布告,组织抗日。后来,王青云任十三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2月,在政训处政训员史辉等陪同下,范筑先巡视了夏津、临清、武城、恩县等地。随后,鲁西北特委以六区政训处名义,建立了夏津办事处,杨真任主任,史辉、刘君雅等任政训员。办事处以办小报、贴标语、四处奔波联络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广泛动员民众。抗日政权及办事处的建立,对扭转鲁西北的混乱局面、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奋起抗日起了重要作用。
二、对地方杂牌武装的争取和改造
中共鲁西北特委在团结范筑先共同抗战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各县地方杂牌武装的争取和改造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鲁西北到处可见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土匪司令多如牛毛,而农村富户则普遍有自己的枪支。争取、引导、改造这些武装,不仅可以稳定鲁西北的混乱局势,减少对老百姓的骚扰,而且还是组织抗日武装的可利用条件。因此,鲁西北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不畏艰险,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向他们晓以民族大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努力使保家护院的民团转为保卫国家民族的力量,使打家劫舍、骚扰一方的土匪杂顽转为枪口对外,使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整顿旗鼓抗日,共同挽救民族的危亡。
1937年10月,党领导的禹城抗日游击第七大队成立后,大队长金谷兰、副大队长张同海率队伍在高唐、禹城边界的六区质金赵一带活动,筹备枪支,宣传抗日。10月12日,日军侵入鲁西北,抢渡马颊河企图袭击高唐城,抗日游击第七大队在高唐、夏津边界马桥予以伏击。经过激战,第七大队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又遭地主武装玄门会的包围,枪支多被夺去。鉴于这场战斗的经验教训,禹城县委11月在质金赵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做好地方民团的统战工作,引导他们共同抗日。随后县委通过鲁西北特委的公开办事机关第六区政训处,派王克寇、杨瑞亭、张祝华、侯福元等共产党员到李惠民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李惠民本是禹城的一支民团,后编入主要由地方民团的组成第六区第四队王子范部,为第三营,统属关系松散。王克寇担任李部政治处主任,肃清军队内部的军阀作风,实行官兵一致和军民一致,提高抗日战斗力。12月下旬,侵华日军企图经南镇偷渡黄河钳击济南,李惠民对是否参加抗击日军犹豫不决。王克寇等人力劝李惠民以抗日救国为重,听从支队的调动,终于说服其派出部队参加了范筑先将军指挥的南镇阻击战。两日激战,日军遭到沉重打击,偷渡黄河钳击济南的计划破产。
抗战初期,国民党六十八军前敌指挥部(后称“挺进军”)司令胡和道部从黄河南经聊城北上,到故城郑家口驻防。1938年3月,鲁西北特委以六区政训处名义派共产党员郭鲁到胡部做统战工作,后来郭鲁担任了胡部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创办了《挺进报》,组织战地工作团,吸收培养了当地爱国青年,并在他们中间发展“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一度成为抗战的重要武装力量。
1938年4月,六区政训处夏津办事处主任杨真,受党组织指派,做争取夏津县大团杨英贤的统战工作。杨英贤是夏津城西二屯的首富,为防土匪骚扰,杨英贤组织起二屯、三屯联庄会,后扩建为200余人的夏津县大团。杨真利用同村老乡的关系,反复向杨英贤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杨英贤同意将县大团改建为夏武人民抗战自卫团。杨真返聊城向六区政训处汇报,范筑先带了两个连到二屯检阅,并任命杨英贤为团长,杨真在自卫团内做政治工作。后来党组织又派共产党员陈剑、张伯儒、夏克等到自卫团工作。这个团在裴官屯、小李庄、渡口驿等地多次抗击了日本侵略军的进犯。
同年3月,六区政训处夏津办事处政训员、共产党员史辉,在夏津县三区做区中队的统战工作。这个区中队是民团性质的武装,枪主是地主、富农,贫苦农民受雇扛枪。通过史辉的宣传教育和艰苦工作,三区区中队于5月1日起义,改建为八路军游击队,徐星吾任队长,史辉任指导员。7月,这支队伍加入了鲁西北特委在夏津组建的冀鲁边游击支队。
红枪会是鲁西北分布较广的封建武装组织。1938年初,齐河河北特别支部指示民先队员齐林山打入齐集一带红枪会,先任红枪会团长,后又当上了十三个红枪会团的总团长。6月,通过共产党员王信民、王国贤同聊城六区政训处联系,向范筑先要了番号,成立了长(清)、齐(河)、禹(城)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团,齐林山任上校团长,鲁西北特委通过范筑先委派共产党员吴克为政治部主任。自卫团扩大到600余人,长短枪500多支,马40余匹,成为长清、齐河、禹城边区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重要的抗日武装。同年冬,该团编入八路军平原纵队。
在平原、恩县,于子云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合合分分黄飞鸿何必弟弟就地解决对不对120师主力在冀

你们把白求恩忘了吗?小学三年级上册27就是写的白求恩在这场战争中救人的事情。

抗日齐会战斗介绍(简介)~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1939年4月18日,冀中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主力转至河间东北之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休整待机,师部驻扎于大朱村。下旬,任丘、河间之敌约1000余人分路向一二〇师驻地进犯。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伪军50余人,进至河间以北的三十里铺,企图“扫荡”齐会地区。
一二〇师首长贺龙关向应决心利用这一战机,齐会周围的有利和条件,给敌发沉重打击。23日,吉田大队由三十里铺贸然东进,占领了南、北齐曹,并在炮火掩护下向齐会村发起进攻,将七一六团三营包围在村内。三营指战员英勇顽强抗击,给敌以大量杀伤,最后退守村东一角。
贺龙、关向应令七一六团和七一五团派出部队分别从齐会东北、东南方向增援三营。战斗激烈进行之时,任丘日伪军300余人、吕公堡日伪军100余人、大城日军200余人,分路向齐会增援,我军早有准备,各路都受到我八路军阻拦和攻击,只得退回原营。
会攻齐会的日军完全陷于孤立。一二〇师七一五团主力及四团、二团、五团各一部从齐会的南面、西面,七一六团主力从东北方向对齐会之敌实施反包围。敌遭内外夹击,死伤惨重,翌日拂晓向南撤逃。逃敌又连续不断地受到我军的打击,被周围于南留村附近的树林中。
25日,残敌集中兵力,进行反扑,妄图逃生。战至黄昏,除80余人逃往沙河桥外,其余全部被歼。此战斗共歼敌700余人,生俘7人。这是一二〇师到冀中后第一个歼灭战。

扩展资料:
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进犯日军实施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
1939年1月,第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平原后,与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协同作战,连续挫败日军三次围攻。4月18日,师部率独立第2旅转移至河间东北坞家村、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与独立第1旅会合,休整待机。
齐会战斗,日寇的“精锐”部队吉田大队几乎被我彻底消灭,这一仗轰动了冀中平原,极大地鼓舞了冀中军民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胜利信心,平原人民的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到处开展起来。老乡们见了就说:“怪不得你们师长叫贺龙,你们打起仗来,村里村外,房上房下,真象生龙活虎一样。”
在这次战斗中,我军的英勇杀敌精神,感动得参加战地医疗队的白求恩大夫,称赞不已。当时,他在离火线五华里的屯庄小庙里,积极抢救了百余名伤员的生命。
一二〇师在冀中期间(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一九三九年八月),在冀中区军政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同冀中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给予的巩固冀中、帮助三纵队和扩大部队的三项任务。
一二〇师为执行这些任务,在三纵队支援下,共同作战一百一十六次,消灭日寇四千九百人。一二〇师主力一部到冀中后,由六千三百人扩大到二万一千人。三纵队遵循毛主席的建军思想和建军原则进行整顿之后也扩大了,已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挺进冀中与齐会战斗
参考资料来源: 沧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栏——齐会战斗 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会战斗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1939年4月18日,冀中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主力转至河间东北之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休整待机,师部驻扎于大朱村。下旬,任丘、河间之敌约1000余人分路向一二〇师驻地进犯。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伪军50余人,进至河间以北的三十里铺,企图“扫荡”齐会地区。
一二〇师首长贺龙关向应决心利用这一战机,齐会周围的有利和条件,给敌发沉重打击。23日,吉田大队由三十里铺贸然东进,占领了南、北齐曹,并在炮火掩护下向齐会村发起进攻,将七一六团三营包围在村内。三营指战员英勇顽强抗击,给敌以大量杀伤,最后退守村东一角。
贺龙、关向应令七一六团和七一五团派出部队分别从齐会东北、东南方向增援三营。战斗激烈进行之时,任丘日伪军300余人、吕公堡日伪军100余人、大城日军200余人,分路向齐会增援,我军早有准备,各路都受到我八路军阻拦和攻击,只得退回原营。
会攻齐会的日军完全陷于孤立。一二〇师七一五团主力及四团、二团、五团各一部从齐会的南面、西面,七一六团主力从东北方向对齐会之敌实施反包围。敌遭内外夹击,死伤惨重,翌日拂晓向南撤逃。逃敌又连续不断地受到我军的打击,被周围于南留村附近的树林中。
25日,残敌集中兵力,进行反扑,妄图逃生。战至黄昏,除80余人逃往沙河桥外,其余全部被歼。此战斗共歼敌700余人,生俘7人。这是一二〇师到冀中后第一个歼灭战。

扩展资料:
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进犯日军实施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
1939年1月,第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平原后,与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协同作战,连续挫败日军三次围攻。4月18日,师部率独立第2旅转移至河间东北坞家村、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与独立第1旅会合,休整待机。
齐会战斗,日寇的“精锐”部队吉田大队几乎被我彻底消灭,这一仗轰动了冀中平原,极大地鼓舞了冀中军民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胜利信心,平原人民的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到处开展起来。老乡们见了就说:“怪不得你们师长叫贺龙,你们打起仗来,村里村外,房上房下,真象生龙活虎一样。”
在这次战斗中,我军的英勇杀敌精神,感动得参加战地医疗队的白求恩大夫,称赞不已。当时,他在离火线五华里的屯庄小庙里,积极抢救了百余名伤员的生命。
一二〇师在冀中期间(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一九三九年八月),在冀中区军政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同冀中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给予的巩固冀中、帮助三纵队和扩大部队的三项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 沧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栏——齐会战斗 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会战斗

13583098017:简单概括齐鲁长勺之战的原因
桑咽狮答: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战争的起因在于鲁国插手了齐国君位争夺战,招致后来继位的齐桓公怨恨。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

13583098017: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
桑咽狮答:鲁国曾公开支持公子纠争夺齐王之位,齐桓公继位后一直对鲁国不满。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不顾管仲的劝阻,决定兴兵伐鲁。鲁庄公得知齐军大举来犯,就动用全国的力量来与齐军对抗。鲁庄公准备发兵时,鲁国人曹刿认为当政者目光短浅,没有远大谋略。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敌人践踏,因此求见庄公要求参与此次战争。 已...

13583098017:三晋伐齐之战经过如何?
桑咽狮答:三晋伐齐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初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前后耗时2年,以三晋胜利而告终。是役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封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 背景 前405年,齐国卿大夫田悼子去世,齐国发生内乱,田布杀死了公孙孙,田会就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投靠赵国...

13583098017:贺龙在抗日战争期指挥过哪些战役?
桑咽狮答:二、齐会战斗 1939年4月23日,120师715团7连以及716团3营在齐会村内被日军的吉田大队包围,贺龙亲自指挥兵力将敌人反包围住。战斗中敌人释放毒气弹,战士们用湿毛巾捂住嘴,冒着毒气与敌激战。24日晚,715团对溃逃至找子营负隅顽抗的日军发起总攻击,四连、七连猛打猛冲,三连连长张宝存采取火攻...

13583098017:五国伐齐之战的经过结局以及影响
桑咽狮答:1、五国伐齐事件简介 五国伐齐这个战争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具体时间是公元前284年,此次战争事件的主导人是这个燕昭王,话说燕昭王派遣了这个乐毅带领五国联军在济西这个地方打败了齐国了。2、为什么会发生五国伐齐 其实五国伐齐的核心是一次复仇战争。在公元前的314年,齐国的齐宣王乘燕国内乱的时候,...

13583098017:【老秦人的故事】13、仁义霸主
桑咽狮答:看起来,太子比我贤能,况且废黜太子,这是不合礼法,我不会当国君的。 于是太子慈父登上国君之位,是为宋襄公。 第二年,宋襄公参加葵丘之盟。 葵丘之盟上,齐桓公的霸业给宋襄公留下深刻印象。套用刘邦的一句话就是 对于宋襄公而言,齐桓公就是偶像。而且宋襄公和齐桓公是有亲戚关系的。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

13583098017:《长勺之战》简介100字
桑咽狮答:长勺之战是春秋初期,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之间发生的一场车阵会战。这次会战是我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邑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表面上还尊周天子,但实际上王室已经衰落了,各诸侯兼并、大国争夺霸主不断引起纷争。齐国和鲁国相邻...

13583098017:五国伐齐之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桑咽狮答:乐毅则认为,燕军必须乘胜前进,攻占齐都,否则便会贻误战机,葬送胜利。于是他拒绝了剧辛的意见。指挥燕军实施战略追击,攻克临淄。从而摧毁了齐军的指挥中枢。攻克临淄后,乐毅根据战局的发展,进一步制定了征服齐国的作战计划。具体措施是,及时分兵五路攻取,平定整个齐地。其中左军东渡胶水,克胶东、...

13583098017:三国演义中的战役概括
桑咽狮答:三国演义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书中的战役(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争概括、结果)急求!谢谢... 三国演义 用简短的语句概括书中的战役(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争概括、结果) 急求!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小倩儿七七 高赞答主 2011-06-30 · 大脑停止不了思考 ...

13583098017:齐鲁之战长勺之战 - 战争概述
桑咽狮答:鲁军在曹刿的指挥下,气势如虹,一举击溃了齐军。然而,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担心有伏兵,他下车仔细观察齐军车辙,又登车远眺齐军旗帜,确认齐军确实败退后,才建议乘胜追击。最终,鲁军成功将齐军驱逐出鲁国边境,这场战役以鲁国的后发制人和适时反击,遵循了防御原则,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