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困麦城有什么方法可以突围,关羽为何不拿诸葛瑾当作人质呢? 三国演义七十六回2、关羽败走麦城,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断然拒...

来源:编辑vide

首先,关羽被困麦城已经无法突围。也就是说关二爷他从脖子以下都埋进土里了。这个时候只能祈求天兵天将救他了。


如果非要说能救他的人,肯定是孟达和刘封。且不说这两个人能不能救得成功,希望有多少,但是这两个人给出的结果“拒绝支援”!而且题目中说为什么不拿诸葛瑾作为人质?这其实是出自《三国演义》,并不是出自历史。我们只能这么理解,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虽然可以牛鬼蛇神、虚构故事、移花接木。大体还是不能更改历史,也想为关二爷的死写一个好名声。他之所以写诸葛瑾去劝说关二爷,这是为了凸显关羽做事光明磊落。


关羽不愿意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来换取性命,而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死规矩,对于关二爷这种忠臣义士来说,更不会做这种卑劣事迹来抹黑自己。最后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如果关羽扣押诸葛亮的兄长,那么会让诸葛亮更加看不起。所以关二爷就是把命给丢了,也绝不会做出扣押人质的事情。可惜这一切都是虚构出来的,也是罗贯中先生自己塑造的!如果历史上诸葛瑾真的去说服关羽,我想有这样的活命机会,关二爷也也不会放过。必将诸葛瑾扣押下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孙权没有那么蠢。


因为关二爷也想活命,而且历史上说:“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这是他还没有败走麦城之前,做的最后挣扎。正是因为这两人没有救援,所以关二爷才走的麦城。到麦城以后东、西、南全部都是敌人,援兵又没有,所以关二爷才决定突围西川走的西川小道。后来都知道了,西川小道早已安排好了伏兵!就这样名震华夏,威震九州的关云长被潘璋、马忠擒获斩杀,时年五十八岁!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勾结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但是关羽做事一向光明磊落,不屑于拿诸葛瑾当作人质。

关羽做事一向光明磊落,不屑于用行此卑鄙手段。关羽也没想到,东吴早已布下天罗地网,集中精锐兵力,将目标都锁定到他的身上,准备斩草除根,自认为有能力突围。

关羽失去了刘备的信任,一心求死,他不愿拿诸葛瑾当作人质来活命。他活着英勇,死也要死得壮烈,不屑做那小人行径。

因为关羽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很有原则,不会去做卑鄙的事情,所以关羽不会拿诸葛瑾来当做人质。

关羽被困麦城,诸葛瑾前来劝降,为何不趁机将他挟持?~

首先,从关羽本人来分析,他是一个光明,正直,大义的人,对于这种人,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使阴谋诡计的,他只会通过正面的战斗决定胜负,即使在明知自己极有可能被杀的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挟持前来劝降的诸葛瑾,来换得自己可以苟活,他怕因此毁掉自己的一世英名。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古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用说关羽这样光明磊落之人了,无论是在任何一场交战中,都从来没有过斩杀使者的先例,毕竟这样做是不道义的,属实是一种小人行为,对战局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关羽心中自然是十分知晓这一道理,所以他是不会为了活命,而让后世人们戳自己脊梁骨的。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大臣,是诸葛亮的兄长。在年轻的时候经鲁肃推荐,成为东吴效力。诸葛瑾胸怀宽阔,为人谦和,深得孙权的信任,为吴蜀两国的友好往来做出了突出贡献。

综上可知,诸葛瑾不但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哥哥,单从这一点上看,诸葛瑾作为自己国家有功之臣的兄长,关羽就不可能以他为人质,况且,诸葛瑾多年来凭借他与诸葛亮的这一特殊关系,奔波于蜀吴两国之间,为两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羽这样的人是不会因为自己的生死而断送了蜀国的大好前程的。  

关羽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竭力渲染的一个人物,他英雄一世,死得也很壮烈。关羽败走麦城,苦苦盼望上庸救兵,却不见丝毫的动静。手下只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而且城中无粮,难以坚持,众人性命危在旦夕。此时,东吴使者诸葛谨来劝降,关羽正色答道: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这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掷地有声,尤其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两句,足可以名垂青史。
接下来,关羽夜间与关平带着二百余人突出北门,一路冲杀,战朱然,败潘璋,且战且走,最后中了埋伏,被绊倒坐马,这才最终被擒。孙权亲自劝降,又被其痛骂,断然拒绝了他的劝降,最后不屈而死。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第七十六回和第七十七回中关羽被害的经过。关羽英雄末路,却仍然是威风凛凛。但这样的写法,和历史中的真实相去甚远。
首先,关羽拒绝诸葛瑾劝降的一番对答,并不见于史书记载。不管是《三国志·关羽传》还是《诸葛瑾传》都没有提到诸葛瑾劝降的事情,那番大义凛然的慷慨陈词,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关羽拒绝孙权劝降,历史上也并无此事。《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中,倒是可以看到此事的一点蛛丝马迹:
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为必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孙权竟然有过招降关羽的想法,因为手下人反对,并举出曹操招降关羽、却最终使关羽成为其心腹大患的事例来说服孙权,最后促使孙权将关羽杀害。这是《蜀记》的记载。

15520919928:关羽被困麦城有什么方法可以突围,关羽为何不拿诸葛瑾当作人质呢?_百度...
车沿素答:首先,关羽被困麦城已经无法突围。也就是说关二爷他从脖子以下都埋进土里了。这个时候只能祈求天兵天将救他了。如果非要说能救他的人,肯定是孟达和刘封。且不说这两个人能不能救得成功,希望有多少,但是这两个人给出的结果“拒绝支援”!而且题目中说为什么不拿诸葛瑾作为人质?这其实是出自《三...

15520919928:武艺很一般的廖化,在关羽麦城被围困时是怎么突围的?
车沿素答:这主要是有关平的护送,廖化一个人,是很难杀出重围的,当时东吴大军已经把关羽残部围的水泄不通,关平护送廖化出城,奋力杀开一条血路,让廖化成功突围,到上庸去向刘封和孟达求救,发援兵救助关羽。《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正议间,忽报吴兵已至,将城四面围定。公问曰:“谁敢突围而出,往上庸求...

15520919928:“关云长败走麦城”中谁替关羽突围,向上庸求救?
车沿素答:是廖化,廖化到上庸求救,然而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则见死不救,导致关羽无兵无援,最后被俘,当然了,这是三国演义里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15520919928:关羽被困麦城有什么方法可以突围?关羽为什么不拿诸葛瑾当人质?_百度知 ...
车沿素答: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吕蒙所杀,从而对蜀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去关羽这个好兄弟的刘备已经失去理智要伐吴为关羽报仇,无奈夷陵之战又输了,导致蜀国慢慢走向衰败。难道当时关羽被困麦城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么?孙权曾派诸葛瑾劝降但是关羽不从,如果当时关羽把诸葛瑾当做人质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呢?关羽...

15520919928:麦城之战,关羽怎么才能够打赢?
车沿素答:选择合适的撤退路线,不要陷入包围。关羽在得知荆州失守后,选择了从麦城撤退到益州的路线。但是这条路线被吴军的朱然、潘璋等人断了后路,使得关羽无法突围。如果关羽能够从别的方向撤退,或者与刘备取得联系,或许可以逃出生天。保持冷静和谋略,不要自大和鲁莽。关羽在麦城被围时,曾经收到了孙权派来的...

15520919928:赵云长坂坡被围尚能七进七出,为何关羽麦城被围,却难以逃脱?
车沿素答:那么赵云长坂坡大军中能杀个七进七出,关羽被二十万大军围在麦城为什么杀不出去?首先分析赵云大战长坂坡。话说赵云在三国当中的武将排名中,地位还是挺高的。诗句中写到:一吕(吕布)二赵(赵云)三典韦,四关(关羽)五马(马超)六张飞,可以了解到历史中,关于赵云的武力排名,是仅次于吕布的。虽然这些...

15520919928: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东吴出动了多少将领来围攻关羽?
车沿素答:因粮食断绝,外无援兵,关羽被迫突围。关羽留下周仓和王甫坚守麦城,自己带着关平和赵累带着二百多人,从麦城北门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关羽先后被东吴大将朱然袭击,关羽杀退朱然,潘璋又上来了,潘璋也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武力也不低。关羽三合击败了潘璋,最终,中了东吴奸计,东吴军用绊马索绊倒关羽的...

15520919928:关羽被困麦城而被抓,武艺一般的廖化为何能突围成功?
车沿素答:荆州失守,关羽率部被困在麦城,但是廖化却能够杀出重围,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关羽的缘故。廖化的武艺到底如何呢,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是我们都知道廖化在关羽的手下担任主簿,说明他还是深得关羽的信任的,还是具有一定的智谋和勇略的。大家都知道,关羽曾经中过一只毒箭,华佗还为他刮骨疗毒过,...

15520919928:武艺一般的廖化,在关羽被困麦城时为何能突围?
车沿素答:武艺一般的廖化假扮成百姓混出了包围圈,关羽是重点对象,他被对手格外关注逃生几率更小。廖化跟随关羽参与了襄樊之战,廖化是关羽在找寻刘备过程当中收下的一员将领,在三国前期所有战争当中很少看到他的身影,在整个三国时代廖化也属于二流武将,没有太大的名气。关羽擒于禁杀庞德,过五关斩六将,早已经...

15520919928:关羽威猛无比,为什么走麦城没有冲出去?
车沿素答:回目: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关羽与曹军作战,被围土山,屡次下山冲锋,却都被曹军堵回。无奈之下,降汉不降曹,归附曹营。2.麦城突围战 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六回中。回目: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关羽大意失荆州,兵困麦城,求救兵不至,无奈之下亲身突围,被...